“有奈何”的夕阳生活

不知不觉,我们从青年小伙变成了老伙子;光阴飞逝,我们从小同志成了老同志。
其实,为了“延缓”“老”的到来,我们曾经“分秒必争”“和时间赛跑”不计报酬加班加点努力工作……;甚至顾不上父母、家庭,顾不上子女的成长。我们自觉认真,几乎无保留地付出了——将有限的青春年华投入于无限的事业中——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的心灵是明亮的,因为有为祖国、为人民的理想和信念。我们无愧,我们自豪!因为今天的幸福生活中有我们付出的血和汗!可到了现而今这把年纪——我们无奈,无奈何呀!因为勤劳的太阳每天都要回家,江河奔流千里总要归入大海,我们怎能刹停时间,仅仅是为了留住我们青春的“需要”?
比我们年青的人会替换下我们,时代的列车仍会轰轰隆隆地前进。我们离岗稍息了,稍息后继续前进时,不用背起过重的负担了,这就需要科学地对待人生的态度。我们终於有时间拾起当年为了革命工作需要而丢弃的爱好,只要你的体能许可就去发挥,钻研,提高吧。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八十岁学自行车,西方一老妪年青时为了维持生计而放弃对芭蕾的爱好,直到退休后,她终有时间与能力重学芭蕾……,先例不少。
更何况,摄影、绘画、书法、唱歌、唱戏、跳舞、旅游、练朗诵、学用电脑……多少有益、时尚的活动都在向我们招手!
我们的路未到尽头,我们还要积极前行不停步,那么翻翻《老同志之友》吧,你会发现为了健康、有质量地迎送每日的太阳,许许多多老同志和他们的朋友们都有各自的体会和高见,足可为我们的借鉴和效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可是我们年青时常常领教的。
积极地对待工作是我们曾经拥有的最最宝贵的人生态度,现在我们仍应将这“积极”再延续贯穿,那就是积极地生活、休息,而非消极地对待今后的生活与休息。比如:能走着就别站着,能站着就别坐着,能坐着就别躺着……。又比如:积极主动地接触新的、跟日常生活有关的电子科技产品:电脑、数码相机、手机、新媒体、遥控设施……,一句话,积极了解学习一些新科技,让我们的大脑不生锈!我想这也该是“夕阳们”的积极态度吧!
让我们一起把“无奈何”改变为“有奈何”吧!我们愿将夕阳比朝阳,积极地迎接每一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