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昆明安宁曹溪寺

(2009-04-26 18:49:28)
标签:

寺庙

佛教禅宗

华严三圣像

曹溪寺

杂谈

分类: 人生感悟

    曹溪寺在昆明安宁温泉对面的葱山中支,林木掩映,芳草如茵,山崖碧藓滋生,流泉淙铮作响,安宁曹溪寺这里没有城镇嘈杂的喧嚣,也无工矿烟雾蒙蒙的污染。岩谷之间,泉壑奔流,群峰出岫,云气蒸腾,空气清新而净洁,游人驱车至此,安宁曹溪寺无不顿感心旷神怡。特别是那不假人工修饰的天然景色,别具一格的丛林古寺,更是让你流连忘返。

  半山腰上所建筑的曹溪寺,历来就颇享盛名。“曹溪”二字,本来是佛教禅宗寺庙的名称,根据昆安宁曹溪寺里现在还保存的一块《重修曹溪寺碑记》记载:这个寺命名的来由是:“衡六祖之云席,分一勺之法流”。就是说唐代佛教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在广东韶州溪水口的曹溪,大兴佛法,并派他的弟弟从广东来云南传布“顿悟成佛”的禅宗教义,在安宁建起这座寺庙,由于庙前的螳螂川与韶州曹溪颇为相似,也取名叫曹溪寺。到大理国时期,曾几次加以修葺,清朝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又大修过一次。解放后维修时,曾于梁柱上发现宋朝年代的字迹,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就寺庙的布局及建筑特点加以考察,认为是宋元风格的古寺庙建筑,不仅在昆明安宁有名,在云南全省也是独具一格的。

  曹溪寺是云南有名的禅宗佛寺,面临螳螂川,背靠葱山,近有温泉,殿宇三进,高踞半山,碧鸡、龙马、洛阳、笔架诸峰,由近及远,以次递高,环绕屏列于前,天宇空阔,气象巍峨。寺庙的门头上有“曹溪寺”三字的匾额,不知为何人所书写,笔法劲秀兼长,安宁曹溪寺大殿梁柱为斗拱结构,全具宋代建筑特有的风格,是云南现存最早和比较完整的一座木结构建筑的古刹。曹溪寺内“大雄宝殿”上供奉的木雕华严三圣像,造型庄严肃穆,雕造精美,安宁曹溪寺为国内有数的宋代造像。殿内天窗,看来是经过一位深明日月躔度的巨匠高手设计和建造,安宁曹溪寺窗式外方内圆,在圆圈内凿成空洞,每届秋分节令在酉年的旧历八月十五,如天气晴朗,皓月初升,高到50度左右,月光由圆窗射人,照在佛像的腹部,逐渐上移,白光像一面圆形的镜子,嵌在大佛的胸前,顷刻,光影渐渐移动而消逝,类似“金碧交辉”的景致,人们称这种奇观叫“曹溪映月宝镜悬”,《安宁州志》记载为“天涵宝月”。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运用天文、数学、物理学和建筑学巧妙结合创造的奇观。安宁段昕曾写诗描绘道:

  南华别派悟宗乘,西鹫飞来翠几层,法指动时天不夜,禅心静处月初升。
  金波穆穆香台镜,珠色溶溶暗室灯,为问慧光圆满否?万山如昼赤文腾。

  昆明安宁曹溪寺内的碑碣,首先要推《重修曹溪寺碑》最有价值,碑为杨升庵撰文,记述曹溪寺有名的风景名胜;曹溪寺书写这块碑文的是肖柿,他花了很大功夫,集唐朝书法家李北海的字体写成,由于是以有名书法家的字体,写太史升庵所撰的碑记,而文章内容又是记述著名的风景,因此人称“三绝”名碑。其次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御笔书写的一块石匾,长约4尺,书“松风斗月”四个字,字大盈尺,笔力刚健,也为人们所推重。另外,安宁曹溪寺内还有一块《重修碑记》,为清康熙三十年辛未(公元1691年)巡抚王继文所书题,碑文上说:“安宁州之北,有凤城山,其山腰有寺,名曹溪,明杨文襄(即杨一清)公极纪其盛。安宁曹溪寺隔岸其峰峭壁,若猿、若马、若洞天、若华盖、若海峤之蜃楼,变幻莫可言状。山下有泉,温而且洁,溶溶然若薰风之鼓荡,横渡螳螂之川,嘉树茂林,与曹溪相辉映,因以名寺。”由于安宁曹溪寺这里风景优美,明代中叶的政治家、诗人杨一清,在家乡的一段时间,常流连于此;嘉靖年间,杨升庵谪滇,寓居螳螂川上,也以这里为栖息之所,故耳后人在曹溪寺内书题有对联一幅:正嘉以上,纵论气节文章,承先启后;山水之间,安排宰相状元,滇主蜀宾。

  昆明安宁曹溪寺大殿前面的院子里,还有古梅一株,相传为元代僧人所植,虽然已干枯枝弱,但却是罕见的古树。另外有优昙花一棵,传说为西天竺的和尚用念珠所种,有一丈多高,是一种长绿乔木,枝叶分披,叶子很像菠萝,花开于初夏,朵大而瓣密,花心作深绿色,形如磬槌,有幽香,一开即谢,难花无果。据《安宁州志》记载:“花朵如莲,有十二瓣,闰月则多一瓣,色白味香,其种来自西域, 亦婆罗花类也。”范青写有一首七律描绘道:

  祖庭曾记说风幡,赢得优昙现寺门,青菡萏吹香有韵,碧琅歼写滑无痕。
  分来少室怜同气,看到扬州恨不存,怪底闰年增一瓣,此花原是月为魂。

  杨升庵因为这种花色白香异,称它为“天官分种”。清康熙时,总督范承勋专为这棵花修了“护花山房”,并亲自写了一首诗加以介绍,当中曾有这样的描绘:吾于泉石有奇缘,邂逅名花岂不然,看花直到海之滇,灵苗一种芳且妍。

  昆明安宁曹溪寺的南面大约半公里的地方,还有一个龙潭,潭不算太大,直径约有两丈,水深三四尺,平时潭水非常清澈,一望见底。每天早、午、晚三段时间,潭水必然要沸腾一次,当地人称叫“圣水三朝”,成为“安宁八景”之一,昆明安宁戴益俊有诗描写道:

  天一生来不定期,忽将潮汐寄涟漪,蟾光影射黄金色,龙口波流碧玉卮。
  吞吐清泉珠万斛,卷舒待漏信三时,个中消息谁为主,千古盈虚自有之。

  另外,在昆明安宁曹溪寺的东南面,沿着山坳走一里多路,便可以看见深水一潭,泉水从山坡大树根下流出,当地人砌石作圆形水池,源旺水清,不断有水泡冉冉从水底浮向水面,涌如串珠。泉水四周浓荫蔽日,走近曹溪寺池边,便有一种清凉的感觉,人们称这潭泉水叫做“珍珠泉”。范青有诗吟咏道:松风洒面乱山秋,谁把明珠此暗投,遍觅鲛人捞海底,不知抛散在高楼。

  根据地方文献记载,明末大西军的有名将领、“四将军”之一的刘文秀,在1657年初死后,曾葬在昆明安宁曹溪寺旁,只是墓葬杂于荒烟蔓草间,至今尚未找到。

 

昆明安宁曹溪寺

 

昆明安宁曹溪寺

 

昆明安宁曹溪寺

 

昆明安宁曹溪寺

 

昆明安宁曹溪寺

 

昆明安宁曹溪寺

 

昆明安宁曹溪寺

 

昆明安宁曹溪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昆明圆通阐寺
后一篇:云南佛学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