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就忘不了他?

(2009-10-11 08:52:50)
标签:

客体

新面孔

依恋

精神分析

幼年

杂谈

分类: 崇拜中国最优秀的家庭治疗师

为什么就忘不了他?

 

来访者:为爱两度死亡后,仍然与他在一起。在面对一张新面孔的时候,却发现灵魂中仍旧是旧的人。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明明是害怕的事物,却一再地兴奋、投入、害怕,如同吸食鸦片。我在寻找什么?我缺失的是什么?

李子勋:人们总是在新面孔中寻找着旧爱的影子,爱是一个悲剧,因为一个我们永远爱着的人,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我们幼年依恋、少年梦想、青春渴望中,混杂着的依附、叛逆与激情,慢慢在内心建构的客体影像。这个“客体”实际上是本我、自我、超我对性与爱解读的混杂体,它让我们精神、身体、欲望哪儿都爽,又不敢爽得很彻底,未曾满足!精神分析认为伦理与社会道德的压抑使这个客体变得既可爱又狰狞。那么,当一个人某种行为、言语、气味激发我们内心对那个客体熟悉的亲密感,我们会把压抑的情绪(被合理化为爱)不假思索地投注给对方,以为是对方给你带来的激越与狂喜,其实这个喜欢来自内心曾给你带来隐秘快乐的客体。人是关系的产物,一些早年与父母、亲人、同伴、人的关系会以一种客体(内心影像)储存在我们的内心,并影响着我们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当然是影响不是决定!

  如果一个人引发我们的客体投射很强烈,也会形成一个心理印刻,这会让人终身不忘,甚至引起今后无法再对他人产生这样的由内心涌动的喜悦感,这样的印刻被称为客体固着。固着类似为雕塑。内心把一种客体期待(情愫)投注在雕像(恋人)的创建中,雕像(客体投注与恋人的混杂体)固化了创作者的情愫,这种情绪被雕像独有。固着的人不再有爱的能力,在人性层面是很可悲的。所以,我们不能爱一个人很深,越深自我丢失和灵魂缺失越厉害。感觉到我们过分把内心爱的能量投注给某个人的时候,就要学习节制,并把部分爱还给自己。

  你用一种爱的成瘾行为来描述你自己,显然是诱导我相信,你有一种被心理学标为标签的依恋障碍:“明知关系伤害自己,但欲罢不能,强迫性地重复这一种情感创伤模式。”这样的问题往往需要三个前提:1.从没真正爱过自己;2.幼年在母体依恋中受挫,客体残缺;3.低自尊与性感缺乏。爱被表现为强烈的关系依附,性被用于关系的建立与固着,外表似乎很开放性感,内心充满压抑与欲求不满。不过,我不喜欢这样的分类与解读。某种意义上这些分类系统只是精神分析的言语产物,不是存在本来的样子,分类可以把人性简约化,便于交流,缺点是会把人们变得极度刻板。人对爱的痴迷应该是人性中最美妙的东西,如果先把自己爱得好好的,善待自己,不轻易牺牲自己与迎合他人,那么,无论你渴望、体验、得到多少爱情与性,你仍旧是身体健康与灵魂饱满的!

  人们总是在新面孔中寻找着旧爱的影子,爱是一个悲剧,因为一个我们永远爱着的人,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我们幼年依恋、少年梦想、青春渴望中,混杂着的依附、叛逆与激情,慢慢在内心建构的客体影像。

 

本文来自: 山东济宁文雅心理咨询(www.wyxlzx.cn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wyxlzx.cn/Article/info_81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