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缅甸-茵莱湖那神奇的水上人家

(2012-06-05 19:11:58)
标签:

茵莱湖旅游

水上人家

水上村落

浮岛

单脚划船

茵莱湖夕阳。

分类: 缅甸旅游
        缅甸茵莱湖的水上人家。

      沿着木桥栈道往前走,茂盛的水草和湛蓝的湖水在脚下一路随行,越往前,视野越开阔,茵莱湖上的美景渐渐显现,蓝天.碧水.高脚屋水上人家,那与水天相接的水上浮田。
      如此美景,让人意外又惊喜:”老公,世界竟有如此自然风景,真令人迷醉呀“。
      老公不回答,而是笑嘻嘻的主动为我拍照,似乎很享受看到我这般欣喜若狂的样子。
      来缅甸前,我没有查找茵莱湖的旅游资料,脑海里没有预热的风景和预设的画面,这样不知不觉的步入了如世外桃源般的茵莱湖的水上人家。
      长长的木桥,一直通往茵莱湖,和老公漫步桥上,心中诸多感慨,美景给予的满足,宁静给予的平和...世间的烦扰,跟木桥一块儿,一点一点的抛弃在身后,两人携手,转身回头,看咱们走过桥,恍若置身于画中。

http://s10/middle/5d88f7e7gc1a2588575b9&690

      平静的画面,被一群放学了的缅甸的学生所打破,嬉笑打闹着把木桥震的咚咚响,阳光照在一个个健康的笑脸上,孩子笑脸,不分国籍,透露出的都是天然纯净之美。
 
http://s12/middle/5d88f7e7gc1a2450f8d6b&690       白衬衣,绿基隆,人字拖,斜背着具有民族风情的布织书包,这便是缅甸的学生制服,
     
     
      ” 老公,这就是你所说的水上浮岛吗”?
      少雨的干季,缅甸的山岚陆地干枯的都变成了秋季的金黄色,而眼前,与陆地和水上房屋连成一片,那绿意盎然的绿色大地,却一直延伸到眼望不到尽头,看起来这里真是水草丰盛,肥沃丰美呢?
      老公指着桥下的一片说:“对呀,这些都是浮岛,你看地块下面都是深邃的湖水,完全都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呢,”?
     仔细看看,真的呢?湖水很深,这些地块完全漂浮在湖上面积聚成了一片片的浮岛,浮岛上面都插有竹竿。说是为了固定地块,免得潮起潮落,地漂移的不见了。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茵莱人除了打鱼,便在这些浮岛种粮食,种蔬菜,生活倒也过的舒适惬意。
  

      秀美的自然风光之外,更多人来茵莱湖主要是一睹那些与湖有关的独特人文风景:比如星罗棋布又各自集成村落的水上浮岛,还有如跳舞般的独脚划船的渔民,以及那些脖子上最多时可戴25只铜项圈的长颈族妇女。
     老公说,别着急,想要看的,咱们一一来赏析。


       木桥的尽头,学生们积聚在凉厅,正等待回家的船。
       看她们总是笑笑的时不时的看我们,我就拿出手机拍照,刚开始,她们不好意思,有的扭头,有的腼腆的低头躲闪.....我随即把拍出来的相片打开让她们看,呵呵...这一招可真灵验,看到自己那神态各异的照片,都露出惊讶的笑声,开始叽叽喳喳跟我“鸟语”,然后再拍她们,便很是配合,我也拿小零食请她们吃?
       所以,在缅甸,随身带一点零食是很有必要的,并不是要贿赂他们,而是缅甸物资缺乏,零食在很多孩子眼里是奢侈品,不管多大的人,收到小零食,都会很开心。
       当然,你给零食也不需要像施舍一样随便给,这样时间长了,反而乱了孩子们纯洁的心性,而是需要在适合的时候,用一种欣赏,尊重的方式,就像给自己的邻家孩子礼物一般。
       
  
        奇怪,男学生都穿着一样的校服(白衬衣,绿基隆,人字拖)上学,可是女生却穿的很随意,似乎没有统一服装,“特敏是一样的”,但上衣都是随便穿。
      这里虽然中午日头炎热,但早晚温差大,一大早上学,想必她们没有办法和男生一样,用一件衬衣御寒吧。
       看,这些搭船回家的学生们。
 
       一会儿功夫,孩子们回家,空荡荡的码头,独自静立。

 
         一直跟随着我们的船老板,一路套近乎,游说我们坐他的船游水上村庄,而且,他的家也在村庄里,还邀请我们去家里参观,其实他用这一揽客的方式很成功哦,当看到飘浮在眼前星罗棋布的水上人家,对他的提议我想每一个游客都会动心的,而且他很实在,没有漫天要价,在水上村庄饶一圈,差不多一个小时,1500k,还不到人民币12元。
  
http://s13/middle/5d88f7e7gc1a2f64d413c&690
      
      已经看到在村庄里游荡其中,正在享受美景的游客了,我们请老板把船划来,当然他是好一阵欢喜。
      他家离码头很近,我们的船很快就到了他水上的家。
      晃晃悠悠的下了船,通过竹子编的楼梯,我们爬上他的家,记得进入当地人的房子,一定要脱鞋以示对主人的尊重哦!
       一个客厅,一个卧室,客厅里没有椅子,桌子好像也没有,进去,他就习惯性的席地而坐,并招呼我们也像他一样,坐下,并拿来当地的雪茄请老公抽。
       这是一家用木头,竹子,茅草搭建的水上房屋,简陋的很,大大小小的缝隙漏进来的太阳光,令家里斑驳亮堂,想必风雨天气,一定会透风漏雨,但是,热带国家,这样的设计,倒也在长时间的炎热中,凉爽不少。
         
http://s14/middle/5d88f7e7gc1a28c8c830d&690

       这是船老板家的儿子,好明亮的眼睛,好洁白整齐的牙齿!健康又充满着灵气,想必是从幼儿园回来,手里提着饭盒,能干十足,妈妈划船接他回家, 看到来了两位陌生的客人,孩子还挺开心的,在父母的要求下,跟我们笑嘻嘻的问好!
       
http://s8/middle/5d88f7e7gc1a2830255c7&690

       家里来了客人,不一会儿,邻居也来串门看热闹,茵莱湖虽然是著名的旅游度假区,但因缅甸的封闭政策,游客并不多,可能,跑到别人家里来,还算比较稀奇的吧!还好,有带一点小零食,请大家吃,特别是老人家,开心的一直用缅甸话说“谢谢”。
      在茵莱湖,想要串个门,还真不容易,因隔水而居,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想出门,得自驾一条船呢?这老人家,便是划着自家的船而来,他说自己从小就生长在这里,70来年过去了,除了一些人翻修了房屋,多了一些游客,跟小时候的茵莱湖,没有什么区别。
      左一是老板,后面是他妻子,另外是邻居。
      茵莱人从12世纪起就在水上讨生活,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水,就连养猪,也养在湖上,船老板家就养了一头黑猪,连着自家的房子,在水上搭一个简易的小竹楼,便是猪楼。
     只是奇怪,茵莱湖上如此多的人畜生活,排泄都在湖上,可是,船行在水道间,湖水清澈,怎么连一点异味都没有,空气反倒清新自然呢?


       在国内,这么大的孩子,家长视为公主.王子呵护备至,在家有人宠,出门有人陪,这般大小哪里容得了独自出门,而他们,娴熟的划着船,载上装水筒,帮家里去木桥边取饮用水。

        除了饮用水,洗漱用水全部就地解决,看到那些小朋友,就在家门口,一个猛子钻进水里嬉戏,想,他家的猪栏就在旁边,厕所也在前面,这水怎么可以洗澡呢?
       而就在对面。一位年轻的妈妈在胸口围着一件特敏正在家门口用湖水洗头....
       可是咱们看到的孩子大人们,没有一个有皮肤病或奇形怪状的呀,而且,那黑黑油亮的头发,透亮的眼睛,无不告知,这里是纯净的,生活在这里的人很健康。

http://s3/middle/5d88f7e7gc1b7c29eb1b2&690
      浮岛上的自然村落,水上人家。
      跟陆地上的村落风景无疑,小桥流水人家,看那粗壮的水上树木,照样发出了点点新芽。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朋友,水上人家的每一个人,划船是基本技能。

      
       已经在浮岛上种上蔬菜的“水上农田”。
       很有趣,浮岛分两种,一种是自然生成,广阔的茵莱湖,水草丰富,水生植物及湖萍相互交织积聚,越积越多,腐烂的水草变沃土,越积越厚,日积月累,便成了天然的浮岛。如果要建民居,可以选择土层较厚的浮岛先打地基,再盖房屋,如果不需要,就在水面,将若干木桩打入水底,木桩的一段高高的露在湖面上,然后木桩与木桩之间铺设木板或竹块,从而建成水上民居。
       就像船老板家的房子,简单得只能竹竿当木桩,踩在房子的木板上,吱吱作响,觉得摇晃。
       而这片菜地,是茵莱人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明的“浮岛种植法”,先收集水下的水草,接集起来漂浮在水面上,再把水底的泥浆打成湿泥砖铺在水草上,上面糊上稀泥,再铺水草稀泥,一层层的制作成厚实又肥沃的土地,为了不让菜地飘走,会在周围插上很多的竹竿加以固定。
        看这便是浮岛上种出来的蕃茄。


      我们刚刚搭船的时候,湖上这家小餐厅的老板娘驾船过来,说请我们等一会儿到她家吃凉拌蕃茄”。
      呵呵....当然是要付钱的。
      我们乘船游玩了水上人家,来到她的店里喝啤酒,吃花生酱拌蕃茄,看村落的美景。

http://s10/middle/5d88f7e7gc1a2cc16df59&690

       夕阳下的水上人家,静谧安详,躺在椅子上,吃香甜的蕃茄,静静的享受着慢慢流逝的美妙时光,我和老公竟然都忘了那件最重要的事,“等一会儿该怎么回良瑞镇”。


      我们走过的木桥栈道,如风景画一般,我想,如果是专业相机,拍出来的照片,会更美,会更接近原来的真实,因为我看到的,感觉到的,比现在照片上的风景要美的多。
 
    
       餐厅的老板娘出去办事,驾船离开时,竟然在湖面上“表演”了她的单脚划船技术(其实,也不是表演,茵莱湖的渔民本来就是这样划船的),亮丽的服装色彩让她的划船身姿看起来非常的优美动人。
      谁说茵莱湖只有男人才用单脚划船,而女人只能坐在船头,以手持浆划船的呢?
      只见她赤着脚,笑意满面的独脚站立在船尾,用另一只脚勾住船桨,让桨叶插入水中并不停的摇动,为了使小船向前行驶得更快,她稍微降低身子,用脚灵巧而快捷的转动着水里的桨叶,让桨叶把浆快速的带离水面,便一路推波助澜,轻快前行,我们远远的望过去,总觉得她似乎在湖面上跳芭蕾,好美,真是过目难忘。
     
http://s7/middle/5d88f7e7gc1a33227abf6&690
      太阳西下,我们还没想到该回去,只见船老板走过来笔划着说,可以用船载我们回镇上,路途中还可以看夕阳,大概四十分钟的路程,看我们需不需要。
      这不正好吗?问他价钱,他说7000K.
      原来咱们回去,要经过茵莱湖,路程较远,需要用有马达的机动船,所以价格才比较贵。
      我们请他去驾船来,没再跟他讲价。
      茵莱湖的夕阳。

http://s4/middle/5d88f7e7gc1a335842e23&690
        比起用浆划船,机动船如离弦的箭飞速行使,经过一座座水上人家,划过垄垄浮岛,慢慢的视野开阔,宽阔的茵莱湖面便映在眼前,哇!像海一样的湖面,夕阳下,泛着层层磷光,在余晖染红的湖面上,呈现出来的是正真的”渔歌唱晚“。
       夜幕来临,凉意也渐渐袭来,船很快,风更大,一会儿,兴奋的心情被寒意包裹,冻的缩了起来,老公在后面给我系紧帽子,包裹好围巾,见我还凉,索性从后面抱紧我,呵呵....这样,两人都暖和了。
       我们觉得今天是美好又幸运的一天。
       明天我们还会坐这位老板的船,游茵莱湖,看日出,逛水上市场,还有很多美丽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