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派艺术经典《蝴蝶杯》方保营
(2023-12-04 12:30:57)桑派艺术经典《蝴蝶杯》
邯郸市东风豫剧团炉火纯青打造的桑派艺术经典《蝴蝶杯》,在郑州参加了第五届豫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得专家和观众好评。该剧(上部)是在豫剧大师桑振君老师亲自整理剧本、设计唱腔的基础上,由苗文华重新整理剧本。桑艺担任导演,苗文华、王戎平进行唱腔设计;庞彦奇担任舞美设计,灯光设计王三敏,服装设计孙小红,舞美设计庞彦奇,化妆设计孟秀婷。桑派代表性传承人苗文华领衔主演,豫剧桑派再传弟子宋莹、刘帅毅和著名小生李斌等联合主演。
《蝴蝶杯(上部)》剧本是一部经得起观众检验的名剧,能流传下来的就是好戏、看家戏;该剧是完全戏曲化久演不衰的名剧。导演熟悉戏曲舞台,能充充分利用舞台空间让演员通过唱、做、演、打演绎伸张正义的悲情故事。活动芦苇、简单的座椅、半实半虚的船桨,都是用表现主义来表现丰富的戏剧内容。
桑振君大师的唱腔音符简单,融合了豫剧沙河调、相符调、豫西和豫东调,原生态的豫剧各板式的旋律优美动听。桑派掌门人苗文华继承发展了恩师文化艺术,唱腔和表演似与不似桑大师,独具一格。苗文华饰演的落难女子胡凤莲达到完美艺术境界,她娴熟地发自内心表现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复杂内心活动。她见田玉川父母时,既胆怯又含羞,战战兢兢唱:”扎跪在二堂内泪流满面,尊老爷和太太细听我言。”这段词用慢板唱,演员唱的是人物心声,观众屏住呼吸细听心都选起来,剧场鸦雀无声,演员掌控了观众的情绪、情感发泄。落腔后博得阵阵掌声,这就是角儿,是深得观众喜爱的又一代戏剧大师。苗文华传承了桑老唱腔的
“偷、闪、滑、抢”唱功技巧的绝招。其唱腔字乖韵美,天籁之声如行云流水;偷字闪板绝活儿让观众耳边缭绕着美感美声:“闻听公子闯下了祸,帅府他差人五百多,大呼小叫从江边过,一群人马下了坡……”声韵、节奏、抑扬相结合凝聚成豫剧唱腔的“天花板”,给观众美的享受。
苗文化老师不但传承了桑派艺术,而且还承继了桑老师传帮带的艺德,精心扶持桑派新秀;她让弟子宋莹、刘帅毅分别饰演胡凤莲。刘帅毅出演胡凤莲前三分之一的戏,这个演员唱腔、表演都很到位,她具有潜力,是个好苗子。
“藏舟”是《蝴蝶杯》的重场戏戏,田玉川逃至江边,被胡彦之女凤莲藏于父尸之下,官兵欲上船搜查,她机智地支走了官兵。苗文华的高足宋莹饰演胡凤莲,她扮相高雅、俊秀、具有恩师的影子,又有自己的本色。“满江中波浪静月光惨淡,小舟内哭省我胡氏凤莲……”该剧中心唱段是检验演员吐字、音高、音准、声韵、节奏的试金石。宋莹声情并茂、吐字饱满、如泣如诉,完美地完成戏剧动作,得到观众喝彩。苗文华通过一部经典延繁出许多桑派艺术表演新秀,使流派后继有人,告慰了桑振君大师的在天之灵。宋莹与一级演员李斌做搭档,二人联袂一唱一和,表演得体,将“藏舟”演得惟妙惟肖,引人入胜。
小生王子英俊潇洒、唱腔优美动听,表演得体,通透豫剧艺术表演,浑身都是戏,能掌控剧场观众的审美机制。声声发自内心的绝唱:“渔家女为救我身遭凶险……陌路人到变得休戚相关。”唱腔韵美,吐字清晰,可谓千旦易得,一生难求。
细节决定成败,李斌与宋莹的对手戏演得惟妙惟肖,他们的表演与唱都过硬,不做作,不张扬,不媚俗、不哗众取宠;一个眼神,一招一式都得体、有道行,有意味。宋莹与其配合默契,相得益彰,使这一场对手戏演得非常成功。看戏,就是看演员会不会做戏、唱腔美不美。宋莹能准确表现一个遭大难姑娘的哀痛、无助,爆发出复仇的冲天怒火;足见这个桑派再传人的演唱具有内驱力、张力和爆发力。她在危难中相逢救过父亲的恩人,姑娘知恩图报舍生相救田玉川。患难之中,田玉川与胡凤莲同舟共难,互生爱慕之情,玉川以传家之宝“蝴蝶杯”为聘,二人订下了终身。三更后,他们依依惜别。宋莹情真意切与李斌珠联璧合,演绎出震撼人民心灵的悲言情大戏。
剧作是一剧之本,桑派艺术只所以被流传,贵在桑大师会选择剧本;用“正本”大戏弘扬了中华民族抑恶扬善的伟大精神,加之唱、做、念、打有绝活儿,有特色。苗文华与弟子们为传承、保护桑派艺术,精心打造《蝴蝶杯》,名副其实的好角儿让郑州观众大饱眼福、耳福,过一把戏瘾,在对胡凤莲、田玉川的同情和怜悯中得到美的享受,净化了灵魂。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