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期森林,真的能变成煤吗?
标签:
森林化石煤炭成因化石能源起源论传播真理纠正错误概念 |
分类: 化石能源起源论 |
一直到现在,关于煤的形成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大家都知道的,远古森林经地质灾变形成!意思就是说,森林只要被埋在地下,一般就会变成煤。
且不说那么多煤,需要多少森林遭难,就说现在发现的成片的森林化石,已经用铁的事实在抗议人类荒谬的概念是多么可笑。更可笑的是,在事实面前,教科书仍然沿用固有的概念来误导下一代,这是不可以的!任何一个概念的建立,都会牵一而动百,有了森林成煤的学说,就有了一个名字叫“石炭纪”的地质年代,紧接着就有了更多的荒谬与迷茫。
为什么?因为在普通老百姓心里,一般都认为科学知识都是探索自然发现的铁律,是值得遵循与信赖的。尤其是对其概念的界定,是很多后续理论或者行动赖以遵行的准则。
事实可不是这样,假如我们对现有的所谓的科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及思索,就会发现很多矛盾重重的症结,实在无法自圆其说。尤其是运用天人合一理论将这些科学知识再放入相应的尺度与格局上,那这个概念立即就会显出虚假不实的原形。
这一切,是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它将结束于一部名字叫《化石能源起源论》的理性论证中。
事实证明,很多大面积森林,整体形成的不是煤,而是硅化木,也就是通常大家认识的化石。关于森林灾变后是形成煤还是化石的问题,深入研究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形成的专著《化石能源起源论》就此进行了深入剖析。
以下章节摘自《化石能源起源论》,欢迎各位仁者读后参与评论http://s2/mw690/001Icnftty6FDoQ8d4l81&690
关于树木埋藏后被硅化的解释:
从前面小节中引述的中外煤矿中都发现石炭纪时期的森林化石可以发现,美国矿井中的化石森林面积足有半个旧金山那么大,树木有40米高,如此众多的有机物质并没有变成煤,而是被硅化,形成石头。我们就有理由认为,所有的被埋藏地下的森林都有可能是这样的结果。
http://s6/mw690/5d88b75btx6CyYN3rvv05&690
http://s11/mw690/001Icnftty6FDrSgagyea&690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无独有偶的案例:
2012年发现的内蒙古乌达煤田的“植物庞贝城”面积大约20平方公里,树木也很高大石松高达30米,直径达到一米,尽管如此,它们也仍然没有变成煤炭。
那么,树木被深埋在地下隔绝空气后,会有什么样的化学变化呢?树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是碳氢化合物。泥土岩石中则以钙和硅含量较高。硅和碳的外层原子结构是相同的,都是4个价电子。树木中的纤维素,由于长时间的自身发酵分解,碳链断裂,以单个碳原子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来。碳原子流走后留下了的空穴,则有环境中微溶的钙离子,硅酸根离子进来填充。这是一种非常缓慢的化学置换反应的过程。因此树干中的年轮和辐射线条得以有序的保留下来。树干中的碳,要么以碳酸盐的形式留下,要么就流走了,因此是不会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留下来的。这样,树木在深埋的土中经长时间的演化,将生成硅质木化石,而不是煤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