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博主合作、
加入交流群、 倾诉通道 、
博主公告等请点击此处
◎ 非文
2010年4月14日,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只是一年365天中很平常的一天,但对于玉树人民来说,这或许是他们一生中记忆最深刻也是最残忍的一天 ,因为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不仅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甚至是在短时间内失去了生活的种种光明。而对于我们这些灾害之外的人来说,这次玉树地震带给我们的也不仅仅是伤痛和同情,它其实也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

1.为什么在首先发明能预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的中国,地震带来的剧痛还是这么大呢?

其实在玉树地震发生前,就有人预测到了地震,但是为什么没引起重视呢?一来非文觉得这可能还是有些人对自然灾害的危害性认识不够,甚至是警惕性不高;二来可能是对真理的坚持性不强所致。而地震发生后,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强的启示,越是经济落后的地方,自然灾害发生后,后续的影响也会显得更加大。因为经济的制约,因为配套设施的制约,文化的差异,交通条件的限制,都可能给灾害救援和重建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这些都告诉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我们该对捐款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喜欢在灾难中借助捐款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也越来越多的艺人通过捐款来给自己打知名度,但是不管这些人的出发点如何,他们是把钱捐给了灾区了,而原本这些钱很多时候是浪费在了那些泡沫广告上的。所以,我们不应该一味的指责他们,就像之前章子怡的“诈捐门”来说,不管她少捐了多少,至少她捐的比我们当中很多人都多,可能有的人会说,她赚的比我们多,但是,比她赚的还多的人,又有多少捐了呢?我们赚的少的人,又有多少人在冷眼旁观呢?因此,我们发表我们的愤怒时,是不是也应该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去看待问题呢?
3.为什么只有在灾难中有些人的同情心才会显现?
汶川地震、西南旱情、玉树地震,当这些灾害发生后,很多人都不约而同的产生很大的同情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人只有在这些重大灾害发生后,内心的同情心才会隐现,而在平常很多时候,他们却把自己的同情心敝帚自珍着。我们是不是应该思索下,为什么会这样?
4.得到善款的是玉树人们,得到心灵升华的应该是我们。
当一笔笔善款到达玉树时,其实,最得到心灵神华的是我们这些没经历过如此灾难的人。那些生命奇迹,那些道德奇迹,都应该成为我们激荡我们心灵的一次次洗礼。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身临其境的经受这样的灾难,又会是咋样的一番景象,又会有怎样的坚持力量?我们能不能在经受大灾大难的时候化悲痛为力量,重新振作起来?
5.虽然震中在玉树,但“余震”却在我们心中。
虽然发生地震的玉树离我们当中很多人很远,我们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不会去那个地方,但是,这些地震带给我们的“余震”却离我们很近,近的紧贴我们内心。而这些如民族力量,社会力量,道德力量等等的“余震”却会一直震荡我们心灵。
6.我们都是幸运的人。
当我们抱怨自己的遭遇是如何的不幸,自己的困境是如此的难以克服,自己的前途是如此的渺茫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想想那些玉树人,相比那些比我们更悲惨的人来说,我们算不算是一种幸运呢?我们是不是还只是把这样的一种精神当做鄙夷的“阿Q”精神呢?
7.是不是应该作为一种人生思考?
人的一生也有阴晴圆缺和难以预料的灾难,而面对这些灾难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拿出更多的勇气和力量去克服呢?就像那句话说的那样:不幸不会总是降临在一个人的身上的,幸福也会来临的。当我们经历这些灾难之后,应该抹掉泪水,更应该奋起直追。所以,也许当我们低头太久的时候,也应该好好的仰仰头,继续前进。
最近在玩人气爆棚的新浪微薄,感兴趣的可以加我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