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二代”:“悲情”和“无情”的一代

(2010-02-22 08:41:16)
标签:

非文

情感

分类: 非文观察室

  

   声明:博文属于非文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追求其法律责任。

   情感交流群:40618029 (非诚勿扰)  博主QQ:28973756  (仅供合作,不在线咨询情感,闲人勿加)

   倾诉邮箱:yelaitingyu@vip.qq.com  (情感倾诉和情感答疑通道)    更多博主信息点击此处

 

   引子:对于不少中国孩子来说,他们接受到的不是一种人的自然成长,而是一种类似工具的积累进化。这点对于独生子女来说,更为残酷。

   

   中国的80后是独生子女第一代,他们曾被认为是最值得骄傲的“独一代”,可伴随着岁月的蹉跎,现在他们有的已经开始进入而立之年,有的则早已经为人父、为人母,而他们所生的独生子女,又被称作是“独二代”。和“独一代”一样,很多备受社会批判的问题在“独二代”的身上得到延续,比如情感的缺失,心里上的不成熟,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独二代”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可能比“独一代”更让人担忧。

 

 

情感缺失严重

 

 

    由于“独一代”本身就存在着情感孤独的境地,他们丧失了手足之情,可在“独二代”身上,他们还要雪上加霜,他们不仅没有手足可以依赖和玩耍,甚至舅舅、姑姑、阿姨、叔叔伯伯等等都是奢侈的称谓。因为有兄弟姐妹,没有叔叔伯伯、舅舅阿姨,这意味着他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心理上的情感没有了,少了这种体验,独生子女成了心理上和人格上有缺陷的一代人,孤独、自私等问题一一出现。甚至,在他们被人们羡慕的骄傲外表下面,其实内心隐藏更多的是不可触碰的脆弱、敏感和困苦,他们很多时候都在为找寻这种出口痛苦不已。

 

 

心理上不成熟加重

 

 

     “独一代“被普遍认为是还没有完全心里成熟的一代,因为他们从小就被人们当作宝一样的宠爱,照顾,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种天子骄子的影子心态,现在,当他们承担起为人父母责任的时候,就显得有些慌乱,亦或者是手足无措,再加上现实的诸多压力让他们备受折磨。于是,很多人都把“独二代”丢给了家中的老父老母,这样的情形导致“独二代”又陷入一种情感孤独。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负面的是,老父老母老来爱心倍增,再有精力有限,大多只养而不教,所以最后出现了很多“独一代”管不了“独二代”的尴尬局面。种种因素综合起来,心理不成熟在“独二代”身上延续的同时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膨胀。

 

 

竞争法则更残酷

 

 

      现实压力的增大,让“独一代”已经备尝辛酸和痛楚,在这种情绪的主导下,势必会对“独二代”产生诸多影响,不管是教育手段和方法,还是培养途径,都比“独一代”更为显得无情化。显而易见的是,很多“独二代”像“独一代”一样还没有选择自己未来的权利就已经被父母的“寄希望”给抹杀掉了,他们当中的有些人甚至成了替父、替母还愿的影子人。他们被训练的时间满满,技能多多,可大多数都是在他们没有爱好或者心不甘情不愿的方式下进行的。很形象的可以说,他们被间接的当成了机器---------市场残酷机制下更为冷漠的竞争机器。作为工具,冷漠是相当正常的一种属性;至于孤独,因为这些活生生的孩子无法反抗这种工具的特性,只能习惯性地把自己隐藏起来,久而久之就会在内心产生出一个自我封闭的世界。而且,当他们接触到社会时,越来越多的事实也让他们发现,成为工具还是有很多好处的。他们更懂得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

 

 

亲情淡漠化日趋严重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独二代”的童年比“独一代”的童年还要灰色,因为“独一代”的记忆里或多或少还有时代的烙印,可“独二代”在面对时代快速洗牌的时候,却有些莫衷一是。他们不知道那个时代的印记才适合自己,更多的时候是社会给他们贴上了时代的标签。所以,在亲情缺失严重,情感孤独加剧,心里不成熟延续的情况下,“独二代”的亲情意识似乎还在成长阶段,没有被完好的培养起来,对他们而言,可能,抚养他们的爷爷奶奶比爸爸妈妈更为亲近。但他们觉得,赡养爷爷奶奶,更多的是父母的责任,而至于赡养父母,或者他们根本没想过,他们脑海中也许早已经把这种义务寄希望给了社会保障制度。情感上的孤独,让他们在亲情淡漠化的路上越走越远,以至于最后把这种情绪蔓延至了整个社会层面。所以在老龄化继续加重的情况下,“独二代”可能真的扮演者一种“无情”的角色。

 

  

   最近在玩人气爆棚的新浪微薄,感兴趣的可以加我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