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对于通信产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专利实证性角度讨论一下,TD-SCDMA为什么是自主知识产权?
1、专利强势不是看拥有专利的数量
在2006年对于我国提出的 3G国际标准TD-SCDMA标准有一个专利统计,称大唐只拥有7.3%专利。对此时任大唐电信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周寰在当年专门澄清表态——“相关机构在调查3G标准的时候,让各公司报专利数,报完后很简单地统计了一下,就说了个7.3%。这个数据后来被广泛引用,特别是被国际跨国公司和一些运营商在引用,甚至有些政府部门的官员也这样认为,对TD-SCDMA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而这实际是个误会。”标准下的专利分布态势是通信领域重要的竞争情报。
但专利的强势并不是看拥有专利的数量,而是拥有什么样的专利。方便理解类比一下股票,有的ST股票1元多一股,有的股票200多一股,同样拥有1万股股票,不见得就是百万富翁。
专利和股票在这方面有些类似,不同技术产业领域对于专利重要性的评价指标是不一样的,如同样对于专利非常敏感的医药领域,最核心的专利是药物化合物专利,被比喻为大树的树干,而其他药物组合物专利和用途专利就好像枝杈相对次要。在医药领域判断专利实力就看是否拥有特定市场热销药物的化合物专利。
都不是只看数量!!!
2、支撑TD-SCDMA自主创新性的标准框架核心专利
TD-SCDMA(简称TD)标准因作为中国电信行业百年来第一个完整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备受国人关注。从技术上分析TD是非常具有创新性的,TD是一个以智能天线为中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首创性地在移动通信中采用智能天线技术,这使多用户检测、软件无线电、接力切换在TD系统中得以良好运转。智能天线的研究热潮始于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有关智能天线技术的重要论文《移动通信的天线排布应用》于1997年才发表;而在1997年,大唐系重要成员信威通信就已在奠定TD标准框架的重要专利“CN97104039.7——具有智能天线的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中明确了智能天线在TD系统中的应用。
中兴公司在2002年申请的专利“02137240.3—智能天线上下行权值转换方法”说明书评论道:“智能天线利用上行信道信息来估计下行信道在时分双工(TDD)系统中毫无疑问可以应用,这也是我国提交的TD第三代建议得到较多注意的主要原因。”
技术归属更要依靠对专利归属的评估,因为通信产业是一个芯片商、设备商、运营商围绕公开国际标准展开运营的领域,采取“Know
How”技术秘密保护形式很难行得通。而判断技术归属就是看谁拥有保护关键技术方案的的核心专利,对于以标准为王的通信领域就是看谁拥有标准框架专利。具体到TD,就要看谁最早拥有保护“TDD+CDMA+智能天线”标准框架的专利,而大唐系的信威通信最早申请拥有的“CN97104039.7——具有智能天线的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这样的核心专利。
从专利评价技术方案的新颖性和创造性角度,时分双工的TD系统与3G另两大FDD系统WCDMA、cdma2000的差异是很明显的,TD系统的TDD模式可利用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将基站对上行信道估计的信道参数用于智能天线的下行波束成型;相对于FDD系统,TD智能天线技术更容易实现。智能天线技术的采用,使TDD模式接收灵敏度低、主要适合低速移动环境、仅支持半径较小的小区等缺点得以克服,可让TD系统的所有码道同时利用,克服了低码片速率支持的信息传输速率较低问题,并可实现单基站对移动台的准确定位,从而实现接力切换。所以TD不是简单的时分双工的CDMA系统,而是相对其它FDD
3G标准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原始创新技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