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与Percentile分位数的区别
(2022-04-27 19:40:16)
标签:
var |
分类: 财务与准备金 |
关于VaR,Value at Risk (在险价值)这个概念,似乎很多人没有正确的理解。
一些人简单地认为,VaR 和 分位数 Percentile 就是一个回事,就是所谓的金融搞 quant 的人给
percentile 起了一个更高大上的名字,忽悠领导和外行人用的,其实,并不是这样。
Percentile 分位数是一个单纯的数学概念,而 VaR
并不是一个数学概念,而是一个金融上的业务概念,它有自己的业务上的意义。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保险业务,保费收入是100,损失分布是0~200的均匀分布,不考虑费用。我们来问一个问题,这个业务的
99% VaR在险价值是多少?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损失超过保费100的部分才是“在险”的,at
risk的,损失不超过保费100的部分,没有“在险”只有“在收益”。所以,这个业务的 99%
VaR= 99%分位数下的损失 - 保费收入100=198-100=98. 而不是简单地取 99%分位数下的损失 198.
当然,如果我们针对的直接是 这个保险业务的承保损失的话,也就是 损失-保费收入
的差值的话,它服从于-100~100的均匀分布,这个场景下,我们可以直接算出 这个业务的 99%
VaR= 99%分位数下的承保损失=98.
所以说,VaR在险价值并不是简单的取分位数Percentile,在第一个场景里,是
99%分位数下的损失减去保费收入,而在第二个场景下,才是直接取 99%分位数下的承保损失。
因此说,VaR 并不是一个数学概念,而是一个金融上的业务概念,它有自己的业务上的意义。
在保险损失建模中,有时候我们不知道保费收入是多少,因此用损失的平均值(数学期望值)近似作为保费收入,因此,也就是出现了类似
“ 99% VaR= 99%分位数下的损失 - 损失的平均值 ”这种处理方式。
多说一句,在偿二代和偿二代二期的规则中,在非寿险业务巨灾风险最低资本计算的规则中出现过 VaR
这个术语,大家千万不要再说这个公司错了,而要改成所谓的 “ 99.5%
VaR-损失的平均值”这种不符合金融风险业务意义的说法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