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险保费" vs “纯保费”

(2013-05-29 12:55:23)
标签:

精算

财经

分类: 业务与报价

前几天和一个外国公司会谈,谈到最基础的定价问题,发现一些基本的概念似乎大家还没有达成统一。所以,今天谈谈个人看法。

 

什么是损失成本(Loss Cost)?同意损失成本就是纯保费(Pure Premium)的概念,纯保费,也就是风险标的的期望损失值,巨灾模型里也叫AAL(平均年度损失)。比如,一个骰子模型,从1-6的均匀分布,那么纯保费就是3.5,也就是损失成本。

 

但是,什么叫“风险保费(Risk Premium)”?它和纯保费是一回事吗?从我学到的知识来看,并不是一回事。一些教材会写到,风险保费=mean+Risk Margin。也就是说,风险保费不仅仅是纯保费,还包含了一部分风险边际。比如,还是那个骰子模型,假设采用风险资本成本法(Cost of Risk Capital)做定价,去99%VaR做度量,10%的资本成本率的话,那么可以从 P-3.5=(6-P)*10%解出P=3.727272作为风险保费。其中含有纯保费3.5,风险边际0.272727。

 

不管采用纯保费还是风险保费,在推导毛保费的时候到采用 GP=(NP+Fixed Exp)/(1- Vari Exp-Margin)的方式去继续推导毛保费。

 

在车险这种业务量大的险种中,可能去纯保费没什么问题。但是针对波动性高的业务,比如水险等,那么仅仅采用纯保费去做定价可能就会有一定风险了,一般都采用风险保费。

 

有人问,采用纯保费做定价,然后在分母的margin部分做risk margin不是一样的道理吗?确实,从数学道理上讲是一样的,但是面对波动性高的业务,如果不从风险去考虑,单单从一个margin的比率,比如5%或者10%,再或者30%,都是有可能低估最终的毛保费的,尤其是对巨灾超赔业务的高层,很有可能最后的报价已经远比pure premium高得多了,如果从pure premium作为出发点去做,那可能那个分母的margin要高的比你想象的大得多了。

 

以上是对 pure premium(或AAL)和risk premium两个概念的一个小说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