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没有公鸡 只有母鸡

标签:
农村故事60年代农村公社开大会公鸡打鸣报晓 |
分类: 农村风情故事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是常说的文革期间。公社、村里经常召开干部和群众大会,各村社员集中到公社集体干活也是很经常的。比如挖河啊,修路啊等。某个公社有个叫做“常扈村”的小村,人口虽少但姓杂,且南腔北调,风俗怪异习惯奇特。据老人说,这个村的村史不长,居住在这个村的人繁衍生息没有几代,他们都是从外地迁移过来的,所以姓杂习惯各异。
http://s16/mw690/5d87a27bte13c0d82f4ff&690
那个时候没有手表,村里钟表也很稀少。这个常扈村每逢公社集中开会干部群众总是迟到。一次,公社书记在讲台上点名时,发现常扈村的干部群众又迟到了,书记发火了,他靠近麦克风大声喝道:“你们常扈村老是迟到,怎么回事啊?!”“你们村的娘们晚上都干什么去了?也不知道叫男人(老公)起床?”整个会场一阵大笑。该村支书紧张得要命,赶紧跑上主席台,抢到话筒说:“请大家原谅啊,说句实话,我们整个村没有一只公鸡,都是母鸡。村里没有打鸣鸡,所以起床晚了。”他这一解释不打紧,又引起数万人哄笑,
会场沸腾了!公社书记也转怒为笑了,http://s6/mw690/5d87a27bte13c0f79b065&690
这天下午接到公社发来的第二天开会通知,常扈村的支书打算一夜不睡,一定要提前到会场。当他熬到夜里12点时,却顶不住瞌睡虫捣乱。混混沌沌中,听到了几声“格格咕!” “格格咕!”公鸡打鸣声,村支书立马清醒了。哦,五更天到了。村里到公社有七八里路程,他心里说,这次保准不会迟到。他赶紧叫醒了其他村干部和生产队长,十几个人一路风驰电闪般的向公社奔来。这次不是没有迟到,而是常扈村的干部们起的太早了。才凌晨3点钟啊,起过了。天还没有亮呢,怎么办啊?在哪里去睡一会啊?他们在公社大院里吵吵闹闹的,把公社的领导们全部吵醒了。把公社书记气的“哼!哼!”了两声,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该表扬他们还是该批评他们呢?
http://s4/small/5d87a27bte13c1526c7e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