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仲秋,今年又是闰五月,再加上夏河的海拔大概在2900米左右,天儿有些凉,看着那一张张转经筒前虔诚的脸,他们怀揣着对来世的向往和憧憬,无数次地诵经礼佛,右手拿着满盛酥油的瓶子,左手摇着转经筒,满脸的沧桑在诉说着今世的坎坷,坚定的眼神似乎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手拿酥油的信徒们
听拉卜楞寺负责导游的喇嘛介绍,拉卜楞寺是安多藏区宗教中心,拉卜楞是藏语“拉章”的译音,意思是佛宫所在的地方。拉卜楞是历代嘉木样活佛的佛宫,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的弘法传教圣地,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它与西藏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并称为黄教六大宗主寺。第一世嘉木样活佛于公元170年在夏河建立了自己的拉章,当时称“拉章扎西寺”,久而久之,“拉章”转音成了拉卜楞,成了寺名和地名。从导游喇嘛的介绍中,可以感受得到拉卜楞曾经的辉煌,如今,拉卜楞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教学府,其著名的六大学院,分别为显宗闻思学院、密宗续部上院、续部下院、喜金刚学院、时轮金刚学院、医学院。其严谨的办学态度,使得每年获得“格西”学位的人少之又少,每个学院每年只有2人能够毕业,其它人只有继续学习,所以在拉卜楞寺,很多人可能学习了一辈子都没有能够毕业。想想现在的大学学生,深深感到了治学的差距。

依山而建的藏式建筑

帷幔后的庄严

红墙白幔,黑色窗棂

金碧辉煌的鎏金殿宇
从拉卜楞寺听完讲解,天忽然下起雨来,但是远处的天却是蓝色,仔细回味着刚才参观的寺区建筑,每个经堂佛殿都有一串光辉的历史,放眼整个拉卜楞寺,红色、黄色、白色错落有致,方庭上盖鎏金铜瓦,装饰的铜狮,铜龙,铜宝瓶,铜如意,金碧辉煌,光芒四射。雨停了,漫步在拉卜楞寺依山的小路上,似乎是在跨越时空,驻足看着屋檐下拍打双翅的喜鹊,初晴的阳光洒落在鳞次栉比的寺顶,流出圣洁的光辉。一道彩虹跨横跨眼前,红衣僧侣驻足在镜头里,和黄色的墙壁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彩虹似乎是通往天堂的路,我惊叹于上天的神奇之笔。辩经的时候到了,一群群的红衣僧侣从四面八方赶来,湿润清新的空气弥漫着我们无法理解的密语,一个神情肃穆的老人,等身拜在彩虹飘落的石阶上,或许他已经背负行囊走了多年,面色综褐,衣衫褴褛却不改初衷,目光坚定。我抬眼望天,坚信在拉卜楞寺的每寸土地上,都匍匐着善良的灵魂。

气定神闲的寂寞

跨越的彩虹

辩经学习

虔诚的礼拜
拉卜楞寺的落日似乎更加值得期待,尽管天空依然有些阴,阳光只是偶尔调皮地穿过云缝照在拉卜楞寺华丽的屋顶,我们还是爬上了大夏河对岸的晒佛台,等待落日余辉洒落在拉卜楞的建筑群上。据说拉卜楞寺在每年农历正月初四至十七和六月二十九至七月十五举行大法会,尤以正月十三和七月初八的晒佛、辨经活动最为壮观,今天的辩经只是他们的日常功课而已。当夕阳西下,金黄色的阳光给拉卜楞寺的白色、黄色涂上了一层柔美的面纱,沉暮悄然来临,只有夏河的水在静静地流淌,守护着依然承载藏传佛教辉煌的拉卜楞寺。

暮色照大地

守望拉卜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