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电影半价,所以跟宝在健身后,去看了一场电影,本来想看《海云台》或者《国家要案》之类的场面宏大的电影,可是没有合适的场次,所以就看了正在热映的《白银帝国》。
影片讲述了一个混乱时代的平庸故事,晋商康家,应该是中国最早的银行世家或者是金融世家吧,康老爷有四子,老大天生聋哑且慈善信佛,老二鲁莽暴力,为救弟媳莫名马失前蹄致残,老四因新婚妻子被绑架不堪屈辱自尽而疯癫,仅存的老三沉溺于对初恋情人的感怀,而初恋情人成了他的继母。在这样一个畸形的家庭中,还有一个老五——影片的口述人,是康老爷在知天命之年为祖宗家业的继承有人而续弦而生。在一场由清末民初动乱时代导致的金融危机中,三爷完成了男人的成长,由一名纨绔子弟变成了子承父业的仁义之师,发扬家业并抚养弟弟成人。
康家的家族史,浓缩在社会历史的背景下,随着康老爷第五个儿子的口述,配合着字幕的说明,将这个家庭的兴衰浓缩在2个小时的胶片中,有些难为姚树华导演了。三爷的成长和爱情,用老胶片的色彩引出一段又一段的回忆,这些简单的符号堆砌并没有讲清楚这段爱情的深刻,反而觉得这段爱情引发的结果让人觉得肤浅可笑——可以说,姚树华导演仅仅是从《白银谷》小说找到了一些历史元素,生硬组合成电影所需的几个场景,高墙大院祠堂,几箱白银堆砌,珠算账目钞票,枪支冲突库银......导致电影表现时想面面俱到,可惜故事挖掘却肤浅单薄,不知所云。
影片的美术奢华娇贵,充分表现了描述山西票号的经济实力,就像现在大家说起山西煤老板。电影的美术是第五代一贯的华丽,甚至可说奢华。但是片中也有一些情节从美术设计上感到虚假,特效粗劣。而片中不断变幻的色调,随意变化,毫无章法。不过配乐融合了古典、西洋,让人深思。
整个影片中不能没有感情戏,而三爷和继母(郝蕾饰)的爱情可以说是贯穿始终,但是这段感情的描述缺乏完整性。郝蕾在康老爷的安排下投湖自尽,而奇迹般的复活使得很多观众都瞠目结舌。剧情也出现了不少激情的场面,而他们最后的结局,则是成全了一份凄美的浪漫,不过,即使郝蕾能够跟三爷一起,也不尽然让观众满意,因为郝蕾为了不给康老爷留后切掉了子宫。分手的爱情,也是为了爱情,这样的爱情虽然短暂和痛苦,但是却能够挠到观众心中的脆弱,令人刻骨铭心。
《白银帝国》,尽管表现了箱箱白银堆铸了一个票号,是一种象征,但是对于片中应该铸造的一个帝国,却表现不足。不过对于这部投资巨著,这样的作品实属一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