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鲁军:以地域艺术特色风貌“鼎革”作品

(2013-02-07 18:59:24)
标签:

徐春林评论作品

杂谈

分类: 评论《我主张文学不演说》

文学鲁军:以地域艺术特色风貌“鼎革”作品

                                         徐春林

    在文学呈现上升趋势时期,山东作家群以地域艺术特色风貌隐现出高端“鼎革”,为中国文学的繁荣起到了领跑和接力作用。
  去年,山东省作家协会选编了一套文学鲁军新锐文丛。这是山东省作家协会相隔十年之后再次推出了一个文丛,集中展示了文学鲁军十年来的新成果。在十年前,文学鲁军就受到外界的密切关注。一批相当实力的作家被全国读者认可,因此山东文学在中国有了较为影响的地位。
  十年前编辑的《文学鲁军新锐文丛》第一辑十人选了张继、凌可斯、王方晨、路也、刘玉栋、老虎、陈原、王黎明、张宏森、吴义勤等人的作品。除王黎明、张宏森、吴义勤三人的作品我关注较少外(这与我从事的写作有关联),其它几人应该说是文学鲁军不可或缺的力量。
  收到王秀梅卷《去槐花洲》时,是我去九江开“两会”的前天。这部书是陪我会称路途的唯一产物,下达宾馆后我就将书拿了出来,放在宾馆房间的电脑桌上。
  山东省作家协会在培养作家上下了一定功夫,许多的省市都不可能做到这样。我曾听说过广东十分重视文学,一篇作品发表至少能够奖几千,根据所上刊物级别多的奖了几万。如此大奖的确是重视文学,过于重视也没有必要,毕竟文学不是奖出来的。虽然广东文学这几年有起色,有影响,有变化,甚至让全国作家向往,但是本土作家却是少得可怜。说到头自己花钱,请别人撑面子。其实话说回来,内地好多省市并不看重作家,作家在官员眼中是什么?我看什么都不是。官员不考虑把经费放在繁荣文学事业上,作家一年到头得不到半分钱的支持。去广东发展是作家唯一的途径,有些作家还得靠这点钱养家。作家也是人,一样有正常的生活。
  山东省作家协会给外人看来是一个想做事的协会,不是一个空壳,也不是一个放纵权利的机构,更不是一个为作家谋福利的结构。他们所做的事情都贴在文学上,以一个健康的发展步伐在推动作家的健康成长。
  我最早关注山东是从张炜先生的《你在高原》系列作品开始的。这部作品获得了第八届矛盾文学奖,既然获得如此大奖必定有过人之处。那年冬天,我买了这部书的部分。《家族》《橡树路》《鹿眼》《我的田园》《曙光与暮色》《荒原纪事》《无边的游荡》等七册。回去一口气都翻了一遍。这个阵容实在太多,阅读的压力也是相当的大,要读完这一套书,像是肩负著一个重担。长达四百五十万字,创作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是已知中外小说史上篇幅最长的一部纯文学著作。
  我不太喜欢这部作品,原因是不适合我的口味。语言和故事我都觉得不够好,读起来十分吃力。我不知道读者是怎么看待这部作品的,也不知道作品在获得奖项时评论家是怎么看待的。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是多方位,多层次的,我的话不能算是评价,只能代表我个人的阅读感受。
  当然了,我得补充一句,我不是在这里批张炜先生,张炜先生绝对是一个为人为文高尚的人。他的文学成就也不是我的口味标准,相信大家有各自不一样的喜好。
  这部作品我放在书桌前,不时会拿出来翻下。我也不知道是否以后会收回现在所说的话,但是我还是把现在的感受说出来,即使是错了。
  张继、凌可斯、王方晨、路也、刘玉栋这几位小说家我想再单独说下。张继和王方晨的小说我读过一些,但是读得不多,不敢狂妄评论。在我印象留得比较深的是凌可斯、路也和刘玉栋,这三人的作品我看得比较多。凌可斯的小说我是比较喜欢的,特别喜欢的是他文字写作上的感觉,语言通畅带有哲理和诗意,粗糙而不叠细腻,我认为他可以成为小说大家。路也是山东小说女性的典型代表,支撑她小说气场的是小说的亲和力。叙述干净,风格独特,容易被读者接受。最关键的是她用特大的海量容纳了百川,磅礴的巨浪凶猛地搏击著狂澜。刘玉栋的产量很大,属于高产小说家。
  我重点要说的是第二辑《文学鲁军文丛》的作者。这是2012年11月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套新作品。宗利华、东紫、常芳、张锐强、艾玛、王秀梅、柏详伟、王宗坤、王夫刚、简默等十人各一卷。这十人里头,基本都是活跃的小说家,当然王夫刚的诗歌和简默散文代表了山东独特的文学力量。从这一辑来看,山东文学的力量明显增强。山东省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在总序中说:人才辈出是文学繁荣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标志。的确是如此,山东文学的发展足够可证明。
  我最早对宗利华的认识在《清明》杂志上,阅读过他的一个中篇小说,那是好几年前的事情,至今小说名忘记了。宗利华写小说是多面手,他不受题材的限制,在他比下小说是个广阔的天地。不像有些人写短篇就写不好长篇,最多只能勉强写中篇。宗利华无论是短篇还是中篇,或者长篇都写得很好,阅读他的微型小说时味道都感觉有新鲜的刺激。
  中国小说学会评选的“2010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共评出了25部上榜作品,东紫的中篇小说《白猫》榜上有名。《白猫》原发于《人民文学》2010年第10期,东紫通过描写白猫的生活、通过白猫与主人的交往,来写主人的生活,来写人,写“我”。作品把“我”在爱情上的孤独与渴望、怀疑与压抑写得细腻而密致;把猫与猫之间的动物之爱写得合理而动人;把猫与人之间的相处和慰藉叙述得踏实而温暖。当代都市生活除了表面的城市建设、科技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还有被强大的都市化潮流裹挟的市民的情感、心理和精神世界的复杂性。《白猫》深入都市日常生活的骨髓,通过“我”单身的孤独、猫的陪伴、爱情上的犹豫以及最后的觉悟,感性地表现出都市生活对人的压抑以及人的自我拯救。而东紫显示出了中国的女性作家日益关注和把握社会现实,整体创作走向成熟。
  常芳的创作实力也是十分成熟。中篇小说《纸环》曾获第九届《上海文学》奖。《纸环》发表于《上海文学》2010年第一期,小说描写了当下城市生活的精神困境以及人们试图在生活谜团中寻求出口的种种努力,刻画了当下知识男女的复杂内心和行为。目前常芳已在《收获》《上海文学》《十月》《中国作家》等核心刊物发表小说一百多万字。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图上的故乡》是作家张锐强十多年散文创作的结晶。《图上的故乡》中的故乡,非唯现实中的故乡河南信阳农村,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或日最后的精神栖息地;所谓的图,其实是人类的精神地图,像繁星点点的夜空,我们在其中迷失已久。作者一方面以饱含柔情的笔触回望现实故乡,以及故乡的人与物,怀念逝去的青春;另一方面又以深刻犀利的笔锋,剥开传统文化斑驳的表皮,直接逼问其中的落后陈腐。一边对芸芸眾生满怀感同身受的深切同情;一边又对市井百态展开鞭辟人里的无情嘲讽。犀利的思辨色彩装点著充满灵性的语言,是本绝对值得一读的好书。而张锐强的传奇创作经历和他笔下老辣的文字更是值得时代去记忆。
  2010年,艾玛凭借小说《浮生记》入围“鲁迅文学奖”,她的作品被赞“有独到的观察力,有生活,有力道。”
  王秀梅是新世纪涌现的一批笔力非凡的女作家,她的写作面向多元,题材多样,风格多变,又兼转益多师而不留痕迹的聪敏,很难被归并概括出常规的写作特色;二则是因为她相当数量的小说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好读,她从不刻意在字句修辞上设置障碍,但总给读者影影绰绰、迷离恍惚的阅读体验。换言之,王秀梅小说的引人入胜,多有赖于对真实与幻魅的辩证,她反讽式的悲悯往往掩映在诡异的虚构和精细的佯谬之中,因此,在我看来,她被称为“智性写作”的那类小说名之为“魅性写作”或许更为切当。
  柏详伟是位非常出色的短篇小说家。虽然作品写得不多,每篇都写得很精很精彩。
  王宗坤的小说都是以现实生活作为题材,像是新闻播报照在现实中。
  王夫刚是山东代表诗人。王夫刚有一股子清气。这股清气来源于心性与傲骨。他是写出来的。在疼痛或欢愉中积淀著闪光的珠贝。著有诗集《诗,或者歌》《第二本诗集》《孤岛上的地方主义》《粥中的愤怒》《斯世同堂》和诗文集《练习册上的钢笔字》《我在南郊》等。
  简默的散文是他生命体验中的苦难和疼痛,字里行间透露著他生命深处的一种苍凉和哀伤。那种久居其中不觉苦的苦难,那种痛到极处不觉痛的疼痛。以平视的目光去体察那些在生活里挣扎和抗争的芸芸众生,以充满温情的心灵去体味他们的酸甜苦辣,以“草根”的敏感和衝动,把他们的生存状态细腻描绘和展示了出来。在多维交织中编织起一个实在而又空灵的世界,可以视作作者的精神自传,是他直面生命存在、感受心灵悸动、纾解精神郁结的生动记录。
  综观上述,山东文学呈现出强大的阵容。而山东省作家协会编辑的《文学鲁军新锐文丛》第二辑更是展现了鲁军的文学力量。尤其在小说创作上势不可挡,这在全国作家群中著实不多见。由此可见,文学鲁军在中国文学界有着重要地位。我们有理由相信,山东文学的崛起,一定会在中国文坛大放光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