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报告资料来源于东南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和李文正图书馆三楼研究生论文收藏室,两者略有出入,笔者估计有的人可能并未毕业就已离开、答辩时间不统一、再有就是硕博连读以及延缓毕业等情况。研究生院的数据较全,以此为基准统计。
本报告源于笔者毕业论文的写作,以此作为参考。统计范围自2000年至今,宪政专业已毕业研究生八届,按往年经验笔者这一届(2008年入学)将于2011年3月左右毕业。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2003年:尹磊 应松年
赵娟、朱长宝
(张泽想、东大法律系)
行政约定义务与责任研究(张泽想)
徐曦
曾宪义
叶必丰、周佑勇
WTO下的我国进出口许可制度研究(张泽想)
裘坚建
李友根
肖冰、孟红
WTO和行政法学视野下的我国行政补贴(张泽想)
2004年:俞栋铭
赵钢
赵钢、赵娟
行政事实行为
(张赞宁)
张治宇
赵娟
行政主体与行政责任类型研究(张泽想)
熊敏
赵钢、赵娟
试论证券监管主体及其责任(叶树理)
汪自成(现南工大老师) 盲审
论服务行政的宪政基础及其在行政法中的展开(张泽想)
孙隽
赵钢、赵娟
无过错责任原则及其他-建构行政责任归责原则体系的一种思路(施建辉)
张峰振 赵钢、赵娟
行政执法责任状研究(张泽想)
2005年:程宏(东大)
应松年
盲审
行政合同中相对人的权利及其保护(叶树理)
朱骏
?
行政私法化问题研究(叶树理)
钱静
?
地方行政立法的监督机制探讨--以《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为个例(张泽想)
赵金辉
?
行政指导责任研究(张赞宁)
安媛媛
温晋锋、赵娟
卫生立法与生态环境理念(张赞宁)
潘莹
温晋锋、赵娟
论建立行政法中的无因管理之债(施建辉)
张雪莲
(东大)
温晋锋、赵娟
公用征收制度研究(张泽想)
耿芸
盲审
公权力与私权利冲突下的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施建辉)
赵会泽
温晋锋、赵娟
行政权的公益性研究(施建辉)
胡海华
温晋锋、赵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研究(张赞宁)
顾冶青
温晋锋、赵娟
公益限制及其补偿——试论我国征收征用体系之完善(叶树理)
欧运祥
(东大)
李友根
李友根、夏芸 医患关系法律属性研究(叶树理)
张马林
(东大)
温晋锋
张泽想、叶树理、胡朝阳、张赞宁
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定性分析--法理基础和制度构建(施建辉)
2006年:(9月法学院复建,迁九龙湖?)
谭继峰
温晋锋
赵娟、肖冰
责任行政研究(张泽想)
沈伟?
(张泽想)
沈翔
肖冰、李友根
证券监管行为研究(张泽想)
虞青松
孟红、杨辉忠
村委会管理权现实问题的法理思考-以管理权的性质为中心(张泽想)
赖超超
肖泽晟、赵娟
我国公物概念的设立及其权利(力)结构解析(张泽想)
崔小峰
肖泽晟、赵娟
行政法上单务契约与双务契约研究(张泽想)
陈力
肖泽晟、赵娟
税收行政法律关系研究(张泽想)
陈召利
李友根、肖泽晟
行政法债务关系研究(张泽想)
陈太清
李友根、肖泽晟
行政法与民法的调整界限研究——兼论二者的衔接(张泽想)
李彦
肖冰、李友根
论国家赔偿中损害赔偿的范围与标准(张泽想)
刘薇薇
王腊生
肖冰、朱长宝
行政执法和解的机理研究(张泽想)
许冰融
肖冰、朱长宝
行政事实行为(张泽想)
吴云
肖冰、朱长宝
行业组织的法律地位研究(张泽想)
张玫
李友根、叶树理
论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政府管制(张泽想)
周健
肖冰、朱长宝
论公物的特别使用及其许可(张泽想)
张海燕
盲审
论非公务员的行政公务人员(张泽想)
2007年:任佳莹
王腊生
孟红、刘小冰
煤矿安全监管机制研究(张泽想)
戴舒?
(张泽想)
葛燕
孟红、刘小冰
行政首长负责制---功过评析及改进(张泽想)
韩荻
盲审
论行政主体在行政契约中的权利义务(张泽想)
丁丽
孟红、刘小冰
国家行政职能与公务员范围界定(张泽想)
李剑(泰兴)
孟红、刘小冰
公务分权与行政主体的界定(张泽想)
张元良
盲审
论行业组织的行政主体地位——一种公务法人的视角(张泽想)
张美香
汪汉斌
汪汉斌、胡朝阳
缺陷生命之诉的法理分析——关于胎儿生命权与母亲堕胎权问题探讨(张赞宁)
张伟(靖江)王腊生
刘小冰、孟红
公益基金会的性质及运行研究(张泽想)
2008年:孙凯
杨解君(张泽想)
杨解君、周佑勇
征地补偿争议裁决制度研究(孟红)
徐燕
步兵、周佑勇
论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孟红)
陈波
步兵、周佑勇
征收法律关系主体研究(孟红)
解文轶
(最高检)
盲审
城市不动产征收补偿研究(孟红)
陈韵
邢鸿飞
龚向和、顾大松
论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程序(周佑勇)
冯现芹
邢鸿飞、贺日开
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研究
谢瑞卿
邢鸿飞、贺日开
论国家赔偿的公平责任原则
封顶
邢鸿飞、贺日开
住房权的宪法保护
刘宪宝?
2010年:王鹤
邢鸿飞 盲审
论食物权(龚向和)
戴袅毅
盲审
行政委托制度研究
左玉娟
肖泽晟、周佑勇
农村妇女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护
袁立
肖泽晟、周佑勇
我国社会权可诉性路径研究
朱尧天
肖泽晟、周佑勇
论农民工的工作权
邓炜辉
肖泽晟、周佑勇
论老年人健康权的国家义务
郑娟
邢鸿飞、龚向和
行政犯罪的非犯罪化研究(刘艳红)
于晓辉
邢鸿飞、龚向和
行政犯罪的立法模式
刘雪雪
邢鸿飞、龚向和
税收犯罪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衔接问题研究
张芊芊
邢鸿飞、龚向和
行政给付的法律规制研究(周佑勇)
彭小霞
邢鸿飞、龚向和
试论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的法律定位
熊樟林
邢鸿飞、龚向和
非强制性行政行为的软法治理
马小会
邢鸿飞、龚向和
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李庆红?
宋健刚?
城市房屋征收制度类型化研究(孟红)
简单的分析:根据现有的资料,法学院宪政专业的研究生自2000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毕业八届,共69人取得硕士学位,另有三人未能找到毕业论文资料。下面笔者按年度进行简单的分析。
2003年,也就是第一届共有三人毕业,这一届人数不多,且三个人是分三次答辩,应该说要求还是很严格的。这从答辩委员会主席人选也可看出来,另外评阅人也值得研究。如徐曦的评阅人是叶必丰和周佑勇,周是叶的学生,而现在法学院的院长则是周佑勇。
2004年,这一年共有六人毕业,其导师有四人,这与第一届只有一个导师(张赞宁,又名杨解君)不同。这一届研究生的质量也是可以的,如汪自成毕业后就追随导师杨解君加盟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
2005年,这一年可以说已经走上正轨,毕业人数达到了十三人,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有四人现在已经是法学院的老师。这些人中有些本来是东大老师,后继续深造;有的则是自己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留校。如张马林现在是法学院老师,并且随龚向和读博。
2006年,本年毕业人数再创新高,达十五人,其中有一人论文盲审。这里可能跟法学院师资变动有关,因为这一年九月份法学院复建,以周佑勇为院长。此前杨解君应该已经离开东大去了南工大,具体原因不详。正因为杨离开了,所以笔者估计其所带的研究生基本上在本年都毕业了。
2007年,共有八人毕业,基本上都是张泽想带的学生,有两人盲审。
2008年,也有八人毕业,但是分两批答辩,其中一人盲审。第一批学生的导师都是孟红老师,这应该是杨解君离开东大过渡时期招的学生。这批学生的答辩委员会主席正是杨解君,孙凯的评阅人是杨解君和周佑勇,这一情况值得推敲,其中的“隐情”已非笔者所能探知了。第二批答辩学生的导师都是周佑勇,这标志着人事变动基本上完成。算起来这一批可以是2009年毕业,笔者2008年进入东大,现在依稀记得这次答辩似乎听过,但总记不真切,有待求证!
2009年,全年没有答辩。
2010年3月集中答辩,本年已毕业十四人,除宋建刚单独答辩外,其余十三人皆一起答辩,有两人是盲审。这是周佑勇任院长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集中毕业,各项工作基本趋于常规,这从后几届所招的学生人数就可以看出来。这批毕业生的导师分别是周佑勇、龚向和、刘艳红,其中刘艳红老师所带学生研究的是交叉学科,行政刑法。法学院没有刑法硕士点,而刘艳红是研究刑法的,应该说这是暂时的妥协做法。
纵观这十年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法律系时期的张泽想时代和法学院时期的周佑勇时代(大致以2006年为分水岭)。在张泽想时期共培养毕业生四十五人(以2007年为止),占据了已毕业学生的大多数,应该说这一时期培养的毕业生质量较高。其原因笔者以为,一方面由于导师数量的限制,所以每届招收的学生较少,而且东南大学作为985高校其门槛较高,生源素质有保障,很多毕业生本科就在东大,这也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连续性。而且这一时期,有双导师制。如张泽想与施建辉共同培养,其中施建辉为副导师。周佑勇时期,除去过渡时期孟红老师指导了四个学生外,已培养毕业生十八人。从2010年毕业研究生来看,目前除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以外(共三人,两人留校,一人去了西南政法),其他的基本上都找到工作了,其中公务员、律所这两块占据了多数。
今年三月份的答辩标志着法学院自复建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毕业生毕业取得成功,各项工作趋于成熟。若不出意外,笔者这一届应该会在2011年答辩,这也是笔者所希望的。
附录:2008级入学14人
2009级入学
14人
2010级入学
15人
这一统计不包括法律硕士(好像是2008年开始招,具体情况没有关注,有待考察)。由于法学院刑法专业还没有硕士点,自07年开始
刘艳红教授指导的行政刑法作为交叉学科目前在宪政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