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4日
大梁江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西部,因其隐藏在群山环抱之中,古风古貌得以完整保存下来。这里有一处完整的明清建筑群,房屋建筑以石头作为主要材料,木质门窗,碧瓦青砖,斗拱飞檐,气势宏伟,向人们展示着曾经的辉煌,有人称之为河北的“乔家大院”。
我们到达大梁江时正赶上梧桐花开的季节,在巷口、在村头、在山腰、在谷底她静静的伫立,花香却随着风肆意地包裹着每一座石头的老宅,每一条百年的老街,这个季节梧桐花香代表着蓝天的味道。没有牡丹花的多姿与浓艳、更没有杜鹃花香四海的壮观,但你在一个小巷深处,会因为它粉色的忧伤、淡淡的清香而驻足,身上的香气许久挥不散,这就是梧桐花,就在这个季节我们来了。
鸟儿的鸣唱比雄鸡的啼晓更有穿透力,先醒的耳朵拎着我撩开窑洞的窗纱,村前的山影在晨曦里亮绿起来。沿着石阶小路盘原而上便到了村后的高坡,云,冷亮冷亮的贴在蓝蓝的天上,像是太阳跃出东山的仪仗队。空气里只有淡淡的桐花香,缠着你绕着你,让你无处躲藏,只能任这香和着微微的晨露沁进你的衣裳。太阳自然是不管花香鸟唱炊烟上房,尽管把他的山峦照亮,远远山路上农用车的轰响,告诉我今日的白天就要开张。合上画夹,顺便也把这桐花的香带到厨房,此刻导师晓辉肯定不只是画了一张!
老宅充满着张力与气势,古树记录着岁月与沧桑!
寂静愈发强烈的表达着曾经的辉煌,这石头铸就的房已然成了山的模样!
拾阶而上我们细读着岁月,驻足远眺我们浏览着苍桑!
留个影吧!这一行除了导师王晓辉,助教文国、石古,五位研究生分别是曹天戈、李奕苍、郗永光、谭思闻、郭佳琪!
写生是王家加班的常态,我们每到一地最盼望的也是尽快进入写生的状态。太行山区,就如这石头房子的棱角,人物形象也就随了这山石之形厚实而硬朗亦不善张扬。
第一天写生,天近傍晚我们迎来了一波贵客,这是闻讯赶来探望王晓辉导师的老同学,情意都写在脸上,语言当然就苍白了……
有一种款待叫劈柴炖羊!
有一种吃法叫肉在中央!
有一种工作叫案板之上!
有一种欢聚叫碰杯叮当!
2017年4月25日
每日的生活看似一样,面对大梁江的村民我们要读懂沧桑与善良!
只要导师在,那里就是课堂。在真实的环境了塑造形象的力量!
在农家院,在田垄旁,在沟渠边,在高岭上艺术的路不只是用画笔更多的是用双腿去丈量!
下厨!
动手!
上炉!
摆酷!
导师晓辉厨艺之高,没进王家班绝不可能品尝得到,每次下乡写生我们不说………😜😜😜😋😋😋我们只是等着………等着吃😎😎😎😎此处音乐响起:老师老师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_^
2017年4月26日
此刻的回眸,长时间留下我的脑海。早晨亮亮的太阳、大大的梧桐树、满满的一树花,导师晓辉和师兄文国看着远处跟过来的我,世界在这一刻定格!
整理早晨的风景写生!
气场巨大的阿婆!
石古与葛尔丹!
每日的评说!
这头出生十天的大梁江的小牛犊,永远存留在石古的画册,陪我半日的生活!
2107年4月27日
这就是大爷的生活,随意的一坐便是小山一座!
这是一位山村老教师的端坐,我们在他的眼神中,读解他一生过往,看不到安逸与自在,却也挥不去坚毅与平和!
在无数次的面对面中,导师用传统的笔墨记录时代的生活。在无数次的面对面中,导师用超凡的审视解读生命的原色。在无数次的面对面中,导师用坚韧的执着积累艺术的智慧。在无数次的面对面中,导师用谨慎的思辨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写生永远在路上!
文国真像他大哥😂😂
进步一点就无愧于今天的执着!
大梁江除了收获还有难以割舍,葛尔丹(一只一直在跟随郗永光的温顺的小狗)你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永光永远不会忘记这个生日!有心的思闻和佳琪精心准备的生日蛋糕…大梁江最甜蜜的符号🎂🎂🎂
到这里吧,就到这里!下一次写生应该在伊宁,在特克斯县,在琼库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