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公园JingshanPark

标签:
北京之旅北京之夏景山公园杂谈 |
分类: 中华大地.Scenic.China |
明洪武初年,工部郎中萧洵参与拆毁元故宫,亲览后苑景色以及金殿、翠殿、花亭、毡阁等建筑。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大规模营建城池、宫殿和园林。依据“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之说,紫禁城之北乃是玄武之位,当有山。故将挖掘紫禁城筒子河和太液、南海的泥土堆积在“青山”,形成五座山峰,称“万岁山”。明初,朝廷在景山堆煤,以防元朝残部围困北京引起燃料短缺。因此该山又称“煤山”。另据明代嘉靖年间的《北京城宫殿之图》(藏于日本宫城县东北大学图书馆),这里又名“梓金山”。
山下遍植果树,通称“百果园”或“北果园”。在山东北隅建寿皇殿等殿台,供皇帝登高、赏花、饮宴、射箭。园内东北面的观德殿原是明代帝王的射箭之所。山下豢养成群的鹤、鹿,以寓长寿;每到重阳节皇帝必到此登高远眺,以求长生。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军攻入北京,明思宗朱由检缢死于万岁山东麓一株老槐树上。清军入关后,为笼络人心,将此槐树称为“罪槐”,用铁链锁住,并规定清室皇族成员路过此地都要下马步行。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将“万岁山”改称“景山”。(介绍来自网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