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面试必备】2017年国家公务员面试避免进入这些误区
(2016-12-27 13:15:26)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面试之道(原创连载) |
2017年国家公务员面试避免进入这些误区
现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阶段的成绩还没有公布,考生们都已经在准备面试了,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面试阶段难度也很高,并不亚于笔试,所以大家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备考面试,千万不能走进误区。恒公教育的老师说,往年都有考生在国考面试的时候走进了误区,导致面试分数过低。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面试时容易走进的误区:
误区一:熟记套路,按套路回答问题
有的考生自认为应变能力不高,所以想探求答题的套路。目的就是遇到面试的题目,直接能够套上去使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可能会导致你面试分数过低。
1.面试考官都已经久经沙场,有很强的反套路意识,当面试考官发觉考生在使用套路答题时,非常可能会提出更难的问题,并且出于对套路的反感,可能会有意压低考生的分数。
2.现在的面试考题多样化,提问方式也很多,想通过熟记套路来通过面试的可能性很低。
恒公教育的老师说,我们要学会反套路答题。反套路的核心就是: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有一道人际关系题,说新领导刚到单位,由于对单位情况不熟悉,作出了一些不恰当的措施,导致了执行效果较差,同事意见也较大,你怎么办?拿到这道题后,有的考生大谈特谈领导是不会犯错的,我们应该从自我反省,是否是自己对领导的意图领悟不够等等,完全忽视了题目中给定的“领导对单位情况不熟悉”这样一个客观条件,完全改变了出题者的意图,这样就会陷入套路的陷阱。针对这道题而言,题目中的核心矛盾是领导对情况不熟悉,次要矛盾是同事有意见,所以应该在了解同事意见的基础上,如何向领导介绍单位的情况才是重点。所以在面试答题中,一切以题干为依据,一切从题干中来。
备考误区二:不认真审题,以题目中某个关键词为核心来说答案
很多考生面试的时候急于求成,只看到题目中的某个关键词,在没有完全审清题目的情况下就开始答题了,这样导致自己答题不准。在答题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答非所问,又会戛然而止,造成严重的停顿。想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先审清题目,遇到不懂得词切不可一带而过,一定要认真研究。
不同的题型考查的重点不一样,比如说一道考察计划组织协调的题,做事的形式、目的以及你的身份就是重点,一道考察人际关系的题目,主体以及矛盾点就是重点,这些规律考生在练习过程中要学会总结。另外一方面,就是经过审题之后,要构建答题的框架,只有这样,才能逻辑结构清晰,答题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