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公考面师孙啸林
公考面师孙啸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472
  • 关注人气:1,6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试热点】新华网评:逼婚被逼婚都是别样的幸福

(2016-02-15 20:31:52)
标签:

面试热点

逼婚被逼婚都是别样的

分类: 热点

【面试热点】新华网评:逼婚被逼婚都是别样的幸福

【面试热点】新华网评:逼婚被逼婚都是别样的幸福

  近年来,逼婚现象热度不减,“每逢佳节被逼婚”往往成为未婚青年的“包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显示,逾七成受访者曾被父母逼婚,2535岁的青年压力最大,被逼婚率高达86%,女性被逼婚率比男性高6%。甚至有3%的青年,还未到法定结婚年龄,就被父母逼婚了。

  子女为什么被逼婚?父母为什么紧盯着节日不放?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子女忙于工作,平时很少回家,与父母谈话时间少,以致于父母对子女的婚姻问题了解得不够。其实大多数子女都明白,之所以被逼婚,完全出于父母对自己的关心。至于反逼婚的大军正在壮大,也许正是因为关心则乱吧。

  结不结婚,缘分很重要,它可以是男女双方对婚姻的认识与理解。相信每一个适龄男女,都有追求完美婚姻的理想。各人对完美婚姻的认识存在不同,对什么时候应该结婚,或者什么人是理想的配偶等也会有分歧。这种分歧,关键还在于子女与父母之间缺少沟通。如果父母知道子女的处境,或者知道子女在婚姻上的努力,也许就不会逼婚,反而会认同年轻人的婚姻观。

  对年轻人而言,父母长辈对个人婚姻状态的关心,仅仅处于一种语言压力的背景下,并没有介入或者替代年轻人的婚姻主张,更没有剥夺年轻人自由选择婚姻配偶的权利。父母关心子女的婚姻,就是关心他们的幸福与未来。对子女关心,就是对自己关心;子女幸福了,自己就满足了。因此,逼婚被逼婚都是别样的幸福。这是爱的寄托,爱的牵挂。

  年轻人所想与父母不同,年轻人所遇不被父母知晓理解,是不同压力和焦虑存在的客观因素。基于此,请不要过度埋怨父母的逼婚,不要将父母一般过问年轻人的婚姻看成是逼婚,不要将关心年轻人的婚姻说成是父母长辈的意识囿于一隅。婚姻是可遇可求的,正视婚姻,追求婚姻,又不被婚姻所绊,是年轻人与父母长辈的共同心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