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公考面师孙啸林
公考面师孙啸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472
  • 关注人气:1,6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试热点】公职人员如何判断“饭局”是否安全?

(2015-05-27 16:24:17)
标签:

面试热点

公职人员如何判断“饭

分类: 热点

【面试热点】公职人员如何判断“饭局”是否安全?

【面试热点】公职人员如何判断“饭局”是否安全?

近段时间以来,不少领导干部因大吃大喝问题而被点名、处分,一些省市纪委领导干部饭局问题发提示、打招呼、画“红线”、设“禁区”,一时引起社会热议。(《人民网》,5月17日)

大吃大喝奢靡之风的盛行,不仅腐蚀干部、损害形象,也危害公信、败坏风气,而且弱化了党自身的凝聚力,也在消解着社会的“精气神”。此次,不管是吉林省纪委、浙江丽水纪委明确公职人员不准参加的“20类饭局”,还是浙江杭州市纪委问谁埋单、问和谁吃、问在哪吃的“三问”,甚至是云南晋宁纪委对饭局吃喝常态化的巡查,都对干部“吃喝”“宴请”的形式、规模、性质等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在制度层面拉起了“红线”,让“干部饭局”的高压线真正“带电”,公职人员“八小时之外”的“戒尺”也更加明确。这样一来,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更加深入具体可操作。

正所谓,打蛇打七寸。遏制公款吃喝也要落在根上、点在穴上。从关键入手,在思想和制度上双管齐下,做到“一锅端”和“零容忍”,才能遏制住这股不良风气,避免官员们“祸”从口入,不去吃不该吃的饭局。是不是饭局就不能去了呢?不是的,正如浙江杭州市纪委问谁埋单、问和谁吃、问在哪吃的“三问”,来判断“无问题饭局”,否则误陷“饭局门”,不仅使干部队伍形象受损,而且对自身百害而无一益。

一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拒绝饭局,不逾越“饭局红线”。不管是公款宴请、上下级之间相互吃请、同城之间安排公务用餐、还是基层单位吃请、异地接待、各类带有敛财性质的宴席以及其他违反规定、有损形象的吃请,都要管好自己的嘴。防止误陷“饭局门”,避免“兜着走”的命运,让党员干部形成“不想”的思想自觉。
二要强化责任,正风肃纪,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变异反弹。加强对“饭局”问题的零容忍,加强对饭局吃喝常态巡查,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加大“三公”经费审计力度,避免公款吃喝账单被转嫁,让“三公”经费用得安心、用得透明,经得起审计,发现一起,严查一起,曝光一起,警示一片。确保党的纪律成为刚性约束,最终形成“不敢”的纪律约束。

三要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强化“一案双查”制度,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撕掉公款吃喝的“隐身衣”,建立透明的监督渠道和有效遏制“公款吃喝”的机制,杜绝公款大吃大喝的“病根”,弄清花掉的每一笔公款的去向,对发现问题的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最终要促成“不能”的制度环境。

总之,要不想在饭局上栽跟头,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强鉴别力,对一些目的不纯的饭局说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