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公考面师孙啸林
公考面师孙啸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472
  • 关注人气:1,6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试热点】过年回谁家

(2015-02-15 16:12:59)
标签:

杂谈

【面试热点】过年回谁家

【面试热点】“过年回谁家”是新问题老思想

过年去娘家还是婆家,成了独生子女的纠结。最新调查显示,因“除夕去谁家过年”发生过争吵的夫妻达28.4%。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发生争吵的几率都很高,如果是在农村,问题更加突出。每到春节,都会有小两口因为“过年回谁家”而发生矛盾,更严重的甚至选择“各回各家、各自找妈”,最终分手了事。

“过年回谁家”是一个新问题,过去很少发生。对应的背景主要有三点,一是实施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了大量独生子女;二是社会大流动背景下,子女大多选择在外就业,流离一年的情感,到了春节迸发出来;三是社会进步带来的女性权益意识增强,女性不甘心“嫁鸡随鸡”,渴望能够在春节这几天尽尽孝心。三重因素叠加之下,给年轻人造成了困扰。

这是一个新问题,但在背后,起支撑作用的却是老思想。“回妻娘家过年会被笑话”——不难看出浓浓的“大男子主义”。男女双方应该是平等的,可在婚姻关系中男女又常常是不平等的——在和谐家庭中,往往是男性适当迁就女性。可男性一旦表现出大男子主义,不尊重女性及其家庭,那就基本意味着不会有协商,也很难协商得好。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团圆是过年过节最重要的事。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为了发展选择在大城市工作,父母平时见不到孩子,希望能和孩子一起过年。心情可以理解,但“手心手背都是肉”,两边都是家。真正爱孩子,就要理解孩子,主动提醒孩子尊重对方父母。如果双方家庭都有“一家亲”的想法,那就很容易协商解决。可有些父母总想占据主导地位,而“过年回谁家”就是谁更有面子,当“过年回谁家”掺杂了太多外部因素,只能是不堪其累。

无论是“大男子主义”还是“亲家的斗争”,都是不折不扣的老问题,只是其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还有这么大的市场,不能不让人一声叹息。婚姻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事,独生子女家庭尤其如此。家庭和美才是最大的面子,凡是不尊重对方、造成家庭失和的面子都是“伪面子”。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就根本不是问题。反之,则是纠结,甚至矛盾。

“过年回谁家”的纠结背后碰撞的文化,更多是一种落后的文化、自私的文化,是一种不懂爱、不懂尊重的文化,也是一种应该舍弃的文化。理想的局面是协商解决,如果实在难以协商到位,还是男性及其家庭应该大度一点。

好消息:2015年山东省选调生/山东省公务员笔试高端课程,正月初八开课,协议价仅需499元。咨询电话0531-83192708 QQ1070347970 电话1304603268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