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之道115
(2013-12-21 18:50:06)
标签:
面试公务员孙啸林杂谈 |
分类: 面试之道(原创连载) |
面试之道115
《两月之后》
徐书辉(笔名孙啸林)
刚接到一个电话,一个河南政法干警的考生考了岗位第一名。上了博客想发一下今天的面试题目,猛然发现自己已经有近两个月没有发博客了。看了一下过去的内容,百感交集:
一、学生,只有学生的成功,才是我唯一的使命。
一直以来,自己都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成功,但现在发现,自己能帮助的学生还是有限的。这里面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性格因素,希望自己成为面试培训师中的NO.1,由于喜怒形于色,对于同行老师的认同度不够,导致同行相忌,不宜被人驾驭;二是态度问题,作为面试老师,付出的是心血,不少学生和家长在考前一再承诺:考上后一定如何如何,但真的考上后,便遥无音讯,连一个电话,一个短信都没有,这种情况着实让人心凉;而因为毫无联系,所以学生真的推荐学生来上课,又找不到我;三是格局问题,过度沉浸于学术,对事业的经营不够,导致局面始终无法突破,好像一个金饭碗被蒙上了灰尘。
二、学术,只有不断的自我突破,才能推陈出新,永葆学术本色。
金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金钱本身并没有错,但被金钱遮望眼,就显得“势利眼”。在金钱和学术之间,一段时间以来,两者难以调和,导致人脉、学术、事业三者之间产生严重的冲突。沉下心来,其实,金钱只是工具,也只有把金钱当作工具,学术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真正的为学生服务,助人成功。但是,为了金钱有多少兄弟相残,有多少反目成仇,因此,要用制度来约束金钱,要用金钱来调动人性积极的一面,要让更多的人因为努力而获得金钱,让金钱成为学术成功、事业成功的福利产品,而不唯一产品或最终产品。我认为这才是学术的本质,或再书生意气一点,称为:人生的意义。
三、做人,堂堂正正,加上有效的出击,敢为天下先,才能塑造无数的“新我”。
一是感恩,这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对我们有帮助的人,哪怕是一点点,都应铭记于心,但自己做到了吗?我认为自己应该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底线,而恰恰在这个地方,把一个人的有血有肉与冷漠分的一清二楚。二是戒燥,沉着一点,再稳重一点,尤其对于身边人,抱怨的话,牢骚的话,指责的话,要少说不说;要多说温馨的话,体谅的话,引导的话,鼓舞人心的话,要把目光放在长远的助人成功上,而不是计较眼前是非对错。三是敢作敢为,把人情与做事截然分开,在人情上要助人,但在做事上要不被人情所牵绊,从本质上来说,人与人的差别并不大,关键是是否敢作敢为。这种“敢”,表现为自我的突破,表现为“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小老鼠能钻进象鼻,蚁穴能摧毁大堤,上翔太空,下潜深海,都是人创造出来,所以要“敢为”。当然,这种“敢”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效的,如果无效,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做人的失败。
人啊,总是在关注着外在的灯红酒绿,何时能关注一下自己的灵魂?让自己的灵魂有港湾,有家园,有力量,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