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书辉解析】2013年6月5日河北省公务员面试题
(2013-06-06 10:47:37)
标签:
2013年6月5日河北省公务员面试题孙啸林面试真题解析教育 |
分类: 面试真题解析 |
孙啸林面试真题解析
( 2013-6-5)
——————————专注★专业——————————
【徐书辉解析】2013年6月5日河北省公务员面试题
1、一位清洁工在清理城市积水时不小心将水溅到一位青年的身上,清洁工刚要道歉却被青年殴打,这时路过的另一位青年看不过上前劝阻也被殴打。请你谈谈对此的看法?
【徐书辉解析】看到这道题,既让人惋惜和又让人谴责,我想请这位冲动的青年理性的思考一下:殴打能解决问题吗?殴打之后,自己身上的污水就消失了吗?殴打之后,自己的心中就真的高兴和痛快吗?试想,如果那位清洁工和劝阻的青年和你一样冲动,以暴制暴,那结果不就变成了“因溅水而引发的血案”吗?这也让我想到了药家鑫,如果他不冲动,他能有死刑的后果吗?也让我想到了马家爵,想到了大学投毒案,冲动能解决问题吗?这也让我想到了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他很冲动,可被压在五指山下500年,最终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修成正果,难道我们也想被夺在五指下,被法律和道德处罚得无路可退时,才悬崖勒马吗?而冲动的背后,却是法盲和良知的丧失,更是人格的不健全。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仅靠青年自身的觉悟,是不现实的,要想改变“坐井观天”的局限,必须跳出这口“井”:第一,法治教育首当其充,让其认识到冲动的后果;第二,文化建设为引导,不断提高的修养和素质,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给完整人格的塑造提供充分的水份、土壤和阳光;第三,社会保障要跟得上,使每一个人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促使其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第四,素质教育要落实,不能仅以分数论人才,不能再让高分低前的现象充斥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2、一位女农民工刚进城时一无所有,靠摆摊生活,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最终摆脱困境。后来这位女农民工为了回报社会给其他农民工做培训。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徐书辉解析】这位女农民工与第一道题目中的冲动青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个对欲道歉的清洁工殴打,一个通过努力摆脱困境后回报社会,我们不禁想套用一句小品词:同是青年,差别咋就这么大呢?对于冲动的青年我不想再多评论,而对于这位女农民工,我想到了两句话:第一句话是:主因助缘;第二句话是:人的价值不在于你获得了多少,而在于你为这个社会丰献了多少。对于第一句话:主因助缘,其意是个人是主要的原因,而帮助你的是外在的缘分,其实质是说,事物的发展受内外因两个方面的影响,而内因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女农民工,我也想到了王宝强,旭日阳刚,大衣哥,等等草根名星,她们都是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而成功的,而他们身上散发的正是这个社会的“正能量”,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每一个大学生都应以此为鼓舞,只要我们在用自己的双手在劳动着,都是值得尊敬的,试想:如果大学生杀猪能杀出一个行业来,擦皮鞋擦出一个行业来,难道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吗?第二句:人的价值不在于你获得了多少,而在于你为这个社会丰献了多少。一个人的价值如果只局限于自身,那么,他是自私的,而如果丰献于社会,他就是高尚的,就像雷锋传人郭明义,他的献血量是自己身体血量的10倍,别人说他傻,他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还有“最美妈妈”、“最美老师”、“最美司机”,他们的“美”并不是他们的外表,而是他们高尚的灵魂。因此,在人生奋斗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自私自利,而要把自己融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服务于社会,服务更多的人,这样,我们也可以成为最美的人。
3、一位父亲是一个矿工,在临终前将自己的工具留给儿子,并告诉儿子自己希望他精通一门技术。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徐书辉解析】根据多年面试老师的经验,此题题干不全。如果真要有什么启示,那就是:与其临终前这么说,这么做,不如在日常教好自己的儿子,当这位父亲去世时,不是嘱托和不安,而是安祥和放心的离去。因为他的儿子已经精通一门技术。
4、人生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请用“必然、坦然、仍然”三个词串联成一段包含着人生启示的话
【徐书辉解析】略。没想到,河北又玩这个,难道不甘心?难道出其不意?想到一个词:躲猫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