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啸林解析:2013年1月12日四川公务员面试题(395)
(2013-01-12 13:01:32)
标签:
孙啸林解析2013年1月12日四川公务员面试题 |
分类: 面试真题解析 |
面试真题解析
(
——————————啸林解析★经典卓越——————————
孙啸林解析: 2013年1月12日四川公务员面试题
有题本 材料题 5分钟审题 15分钟
材料:全省公招阅卷现场首次对媒体开放
备受关注的2012年下半年我省公开录用公务员考试(微博),目前已进入紧张的阅卷环节。今年,全省公招阅卷现场首次对媒体开放。华西都市报获准成为第一家进入阅卷现场的媒体,记者分别于上周和本周来到位于不同地点的试卷扫描点和阅卷点,现场直击试卷扫描入库和阅卷打分全过程。
据了解,笔试成绩将于12月14日在四川人事考试网上公布。
评卷步骤示意图
1.扫描试卷并存盘
试卷被集中后先扫描答题卡,再将扫描后的文档存入硬盘,一份交纪检一份供阅卷点老师批阅。
2.教师培训及试评
阅卷前,所有老师都接受了短期培训,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试评“找感觉”。
3.签订保密责任书
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安保人员、阅卷老师,全部签订保密责任书,并实行“直系亲属回避制度”。
4.“背对背”阅卷
指定入住、指定就餐,全场屏蔽手机信号……每个题块至少两名教师“背对背”评阅。
5.系统随机抽查
复查组等会随时复查,计算机系统也会随机抽查,若前后两次打分不同,老师会被约谈。
你可能想得到现场屏蔽手机、所有电脑无USB接口、全程摄像头监控、需签订保密书、多名老师同阅一张卷但你一定想不到计算机系统还会搞“偷袭”:悄悄把某老师阅过的试卷再回传给他重新阅,前后分差大要“给说法”
扫描严
房间实时监控试卷扫描后存硬盘
11月4日省公招考试结束后,全部22.7万份试卷被集中到了成都市中心的一处办公楼,每一袋试卷都对应有专门的编号。
11月10日上午,记者在这栋大楼看到,《行测》及《申论》答题卡分别在两个房间进行扫描。参与扫描工作的人员不能带任何私人物品进入房间。据了解,我省早在2010年就开始了进行电子化评卷工作,首先扫描答题卡,再将扫描后的电子文档存入硬盘,一份交纪检一份供阅卷点老师批阅。上述两个扫描房间都安装了监控设备,实时监控并录像。
安保严
24小时值勤参与人员先签“保密书”
11月19日上午,记者到达正在紧张阅卷的城西某地。
阅卷场的安保人员都经过了严格的选拔和培训,每一个都称得上“火眼金睛”。尽管记者佩戴了红色通行证,但由于面生,仍旧遭到了“拦截盘问”。在省考试中心工作人员上前说明情况“解围”之后,记者才得以进入阅卷现场。
记者得知,此次省公招阅卷现场一共配备了8名安保人员,其中4名站在阅卷现场入口处,负责对进入阅卷场的人员进行身份验证。另外4名则在场内巡逻,确保阅卷老师的行为符合相关保密规定,并24小时轮班值勤。
场内非常安静,全程无人交谈,每个角落都设置有监控设备。每一位老师面前都有专门配备了无USB接口的笔记本电脑,防止信息外泄。
据了解,本次阅卷无论是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安保人员还是阅卷老师,全部签订保密责任书,实行“回避制度”:即参与阅卷工作的相关人员都必须通过身份证比对,确保没有直系亲属参加考试(包括报名后缺考),才可以进入阅卷现场。
现场严
屏蔽手机信号水杯均为统一发放
据了解,参与本次省公招阅卷的老师共计192位,全部来自四川省15所高校。在此次阅卷前,所有参与阅卷的老师都接受了短期培训,并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试评来“找感觉”,试评成绩不会算作考生最后成绩。
记者通过相关负责人了解到,此次评卷教师的工作时间是8:30至12:00,14:30至18:30,上午和下午中途各有20分钟休息时间。
为确保阅卷工作的保密性,全场手机信号屏蔽,且各个角落都有监控器实时监控。由于目前高科技作弊手段多样,连饮水杯都可安装摄像头,因此此次阅卷老师连使用的水杯都是由省考试中心统一发放的。
此外,老师们被安排在指定的酒店入住,三餐也都在指定食堂就餐。为高度保密,好多老师都已有几周没回家了,甚至和家人也无法联系。
流程严
申论“四评制” 试卷至少6名老师评
就部分考生担心的评卷误差,华西都市报记者还专门现场观摩了评分步骤。此次《申论》实行“四评制”,各评卷小组对切割后的题块分别进行评卷。共计三道大题,每一组人员负责一道大题的评阅。
每个题块都要经过至少两名评卷教师“背对背”评阅。若两人评出的分数在评卷专家组设定的评分误差范围内,则取两人所评分数的平均值;超出评分误差范围的,进行三评;仍超出误差范围的,还将进行四评。因此,每个考生的《申论》试卷都至少有六名以上的评卷教师参与评分。
疑难问题由评卷专家组集体讨论解决。评阅过程中,评卷题组大组和小组组长及复查组将随时对所评试卷进行复查,确保评卷质量。
评分严
系统随机抽查前后分差大要给“说法”
网上评卷的实施,已尽最大可能杜绝了老师的“小动作”:只要教师打开电脑开始阅卷,一举一动都在计算机系统的监控之下。分数多少、评卷差错多少、评卷速度等,计算机都有记录。
此外,还有一些严厉到令人咂舌的措施。比如:为监控评卷教师的评卷质量,计算机系统会根据某教师的评卷情况,不定时的再悄悄把他评阅过的试卷传输给该老师。若其第二次所给出的分数和第一次不同,或差距过大该教师则会被约谈,要求其给出合理解释。这个考验结果将以“自评指数”的方式呈现在电脑监控系统上。指数多次异样者将被取消评卷资格。
面试题
1、你对四川省公务员考试阅卷对媒体公开的做法你怎么看?
【孙啸林解析】材料题最大的弊端是:限制考生的思维,导致就题论题。所以考生一定要跳出来。从广西公考作弊到“萝卜招聘”的不时曝光,公众时刻在质疑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公考招考制度。而四川省公考阅卷对媒体公开的做法,无疑解开了人们心中的疑虑和担忧,关上了暗箱操作的阀门,试想:在此做法之下,谁还会再投机取巧?盲目的跟风和报考者也会减少,更重要的是:会吸引更多的有真才实学之士参予其中竞争,不断优化公务员队伍,树立政府公正、廉洁、高效的形象。但这种有效的媒体公开做法,不能就此止步,因为如果我们不对在职的公务人员手中的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那么建立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仍是雾里看花,因此,我希望像电视问政、网络反腐等有效媒体参予的做法都能够以制度的方式长期固化下来,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予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架起与群众互信互通的桥梁,真正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你是考试机构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釆访你,由你介绍省公招阅卷现场首次对媒体开放情况,你如何介绍?请现场模拟。
【孙啸林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要有较强的总结概括能力。注意:“五严”的目的只有一个:确保阅卷工作公平、公正,无暗箱操作,无人为因素。
3、为了缓解阅卷人员的紧张、疲惫情绪,准备在某高校阅卷地,组织一次阅卷老师封闭式K拉OK比赛。由你负责你如何组织?
【孙啸林解析】略。但要注意一点:如何做到“封闭”?一是如何确保不与外界接触和联系;二是评卷老师之间不私下交流阅卷工作;这点在答题过程中点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