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公考面师孙啸林
公考面师孙啸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472
  • 关注人气:1,6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2岁教授”:破格还是草率?

(2012-03-24 08:35:43)
标签:

刘路

武功

中南大学

正教授级

教育

分类: 热点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2-03/22/111688663_41n.jpg

    3月20日,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左)为刘路颁发奖金100万元。当日,中南大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校长张尧学宣布,破格聘任攻克国际数学难题的在校学生刘路为中南大学正教授级研究员。今年22岁的刘路成为我国目前最年轻的正教授级研究员。新华社发(郭小清 摄)

 

  成功攻克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的22岁在校学生刘路20日被中南大学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中南大学的这一举措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表示:“破格聘用刘路是基于对仅为本科学生的他能够破解世界级难题所表现出来的科研能力的肯定,这不是一般学者能够做到的。中南大学将会为他提供好的科研平台和环境,希望他能将自己的天赋充分展现。”也有人发出质疑,22岁的正教授级研究员,有点草率吧?

  究竟是破格还是草率?且看正反方论辩。

正方:突破!不拘一格降人才

  马想斌:最年轻教授纪录又一次被刷新。这样“不拘一格降人才”,充分展现了中南大学对人才的重视,打破陈规陋习,破除年龄和资历对年轻人的束缚,让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脱颖而出。包括高校在内的学术界、文化界就应该如此。衡量指标和练习武功一样,不是看你年龄有多大,进入这个圈子多久,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是不是学术带头人,而是要拿实际成绩说话的,这里应该是没有什么禁锢,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只要有利于学校发展、学生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都应该倡导、鼓励和支持。>>>全文

  毛建国:现在对年轻人才来说最怕的还是“棒杀”。从今天的学术体制来看,其实并不适合年轻学者浮出,大量的年轻研究人员根本就没有机会被“捧杀”,大多数人都是直接被“棒杀”。刘路成为最年轻教授,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偶然性是个体的天赋和努力,必然性是时代的需要和舆论的呼唤,或许这里面还掺杂着校方其他方面的一些考虑。但此举毕竟传递出了“有志不在年高”的景象,在相当程度上鼓舞鼓励了一大批像刘路一样的青年研究人员,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拥有了方向感。如果破格提拔制度化、正常化,最终不再成为“破格”,那就意味着我们的学术体制已经进入佳境,必然会有一大批青年研究人才脱颖而出。>>>全文

    薄文军:文科与理科的研究任务、研究方法是不同的,包括对研究者本身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搞数理研究确实是需要天赋的,在选拔用人上也要不拘一格,过分要求按部就班、淬火磨练,就可能是在泯灭天才的智慧。>>>全文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