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热点】(49)“十二五”(33)
(2011-10-29 15:15:40)
标签:
公共服务改善民生公共财政体制中央与地方公考热点孙啸林杂谈 |
分类: 热点 |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高政府保障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第一节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明确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管理权限,健全地方政府为主、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
第二节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孙啸林: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民生优先,是执政之本;改善民生,是和谐之源,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从改革30年的历程来看,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逐步实现民富国强。民生优先主要包括:
1.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
2.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从就医难、就业难、出行难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从“郭美美”事件所体现的对慈善机构的质疑到“小悦悦”事件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公共服务不健全、不完善,从讨薪难、维权难、群众办事到各上部门跑断腿到各部门职权交叉、推诿塞责,这些事件背所要求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1.
2.
3.
4.
具体:
一、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
2.
3.
4.
二、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1.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2.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