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之道(46)《学以致用》
(2011-01-05 12:59:28)
标签:
公务员面试孙啸林面试之道教育 |
分类: 面试之道(原创连载) |
学以致用
“知识就是力量”,相信这句话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就是这句话激励着为数不少的攀蹬者,滋滋以求,苦苦探索,以期在迷途中找到方向,在困境中找到方法,在无助中找到力量,武装自己,壮大自己,寻求光明的未来。所以有了“韦编三绝”、“读书破万卷”、“十年面壁突破壁”、“头悬梁、锥刺骨”、“映雪读书”、“凿壁借光”,等等激人为学的例子,给穷人一条通往财富的路途,给弱者一条通往成功的平台,给志者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给富者一种超越财富的眼光,给达者兼济天下的胸怀,给每一个人以奋斗的力量,所以有了“知识改变命运”一说。
然而,知识是否真的就是力量?我想,赵括的“纸上谈兵”给我们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不一定!即便你能把兵法倒背如流,但不能灵活运用,那么,这些死知识甚至成了谋害你的工具。在现代社会,如果我们仔细统计一下,不难发现,凡是自杀的多数都是读了大学的人。在大学校园也流行这样一句话:致远楼,逸夫楼,楼楼可跳。据统计,在自杀者中,博士等高学历人才呈上升趋势,就连一些大学老师、政府官员、歌星也未能幸免。由此可见,知识是否就是力量确实值得探讨。
首先,什么是知识?人类经验的固化,识别万物实体和性质的是与非。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总体来说,知识在不断的积累、更新、演化、细化、发展。这些知识,被一代又一代的人整理,归类,成了典集,被收藏在图书馆中,可以说这些知识是现成的,只要你愿意去学,随时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可是在图书馆林立,互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真正因知识而改变命运的又有多少?原因是什么呢?最根本的原因是:知识成了摆设,被束之高阁。这也是问题之一:我们学到了什么?可能屈指可数。
其次,知识有用吗?这一点似乎勿用质疑。俗话说:“家有黄金万两,不如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所谓“是金子一定会发光的”,就是在证明:知识是有用的。当然,这只是正面的阐述,其实,知识也是有副作用的,当你不能正确把握,不能正确甄别时,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无毒不丈夫”可能就会发酵,最终把人带入绝境。也许又有人会说,历代帝王,又有多少杀兄拭父的故事?多少富豪,不是吃夜草而肥?多少成功者,不是踩在他人的背上而成功?这里面牵扯道、术、民心的问题,如果“道与术”代表民心,那就代表了大多数,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心术是根本,道德是桢干,文章是花朵,事业是结实。这也是问题之二:知识的方向在哪里?可能迷茫。
第三,知识何时有力量?我们拍一拍自己的胸脯:我算有知识的人吗?可能十之有九都会心虚。为什么呢?知识太抽象了,知识太多了,即缥缈又包罗万象,似理解又一知半解。如果说自己有知识,又为何总是对现状不满?为何时刻都可能会陷入孤独和寂寞,存在许许多多的疑惑?我们解释不了。如果说自己没有知识,又为何能自食其立?甚至可以帮助他人,有时也能应付一些棘手的事情?这似乎是矛盾的,但又是统一的:当我们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解疑释惑时,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时,我们就是一个有知识的人;当我们的知识不能指导我们的生活时,我们就是一个没有知识的人。如此说来,所谓的文字其实算不上知识,而那些最终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才是知识!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原因就在于“一老”能够运用自己的经验来指导我们。所以,知识与文字无关,而与是否有用有关。这也是问题之三:你的知识,学以致用了吗?这也是本文的核心所在。
知识不贵多,贵在致用,有用,活用。所以:运用知识才是力量,知识本身并没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