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之道(28)《对弱势群体的理解》
(2010-11-27 19:15:05)
标签:
公务员面试面试之道孙啸林教育 |
分类: 面试之道(原创连载) |
对弱势群体的理解
孙啸林
近几年来,弱势群体受到了社会各届的关注。一个社会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大局。要想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就要对其特征有足够的了解:
1.什么是弱势群体?至少有三层含义:
第一,物质层面的弱势。他们的现实生活处在一个很不利的状况中,从更现实的意义上来说,他们的物质生活贫乏。他们虽不能和“贫困人口”划等号,但他们的收入低,居住条件差,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没有解决,这是现实存在的。如:蜗居,裸婚,孩奴等等,现在也流行一句话:一个学生拖垮一个家庭,一套住房消灭一个中产阶级。这些都说明了解决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的重要性;
第二,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社会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在社会中获得的回报,越来越依靠其自身的奋斗和努力程度。这本身对社会的发展是有利的。但由于一些原因,如受教育程度,个人的身体状况,社会的公平正义,道德的滑坡,潜规则的盛行,等等,这些都让他们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第三,政治层面的弱势地位。他们人数众多,但掌握的资源少,声音很发表出来,如果不依靠媒体和政府,几乎没有人为他们说话,他们的利益也往往被忽略,所以出现的维权难,上访难,讨薪难;而拥有大量资源配置权的个人,特别是西方,声音响亮,不仅能维护自己的权利,甚至可以影响政府的决策;
2.弱势群体的分类:
第一类,农民工。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民工进城干得是一些边缘的工作,没有人愿意干的工作;他们的身份是农民,与城市户口的工人可能干的一样,但工资不一样,出现的同工不同酬,同命不同价的不合理现象;
第二类,下岗工。在政企分开的改革过程中,一部分人,成批的下岗,成为了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贫困,社会保障有限,往往是35岁以上的人员,再就业很难;如果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就十分困难;
第三类,大学生。这里主要指刚毕业的大学生,或没有就业的大学生。这是新出现的弱势群体,当初的天之骄子,光芒已经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就业难,学无所用,收入低,生活窘困,出现了“蚁族”一代;甚至出现了“博士变乞丐,海归变海待”的局面;
3.弱势群体的影响:
第一,拉大贫富差距,引发社会矛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倒致城乡差距;二是个人收入差距拉大,形成贫富差距;
第二,无购买潜力,发展后劲乏力。弱势群体占了社会的80%,而资源掌握在20%的人手中,这样形成了有购买能力的人群,不愿购买常规的消费品,而是购买奢侈品;而无购买能力的弱势群体,连常规的消费品也不敢买,但又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从而倒致内需乏力;
第三,生活压力加大,心理问题严重。像富士康的14连跳,校园门口杀人案,都暴露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人们的心理已经扭曲,也因此出现了“低俗”、“媚俗”、“庸俗”文化。正如《蜗居》中的台词:“这个社会,不仅让我们一丝不挂,赤裸裸的站在大众面前,而且还掏空了我们的灵魂”,因此,我们只好苦中所乐,找一些短暂的快乐,或一些发泄的方式,麻醉自己的灵魂;
4.解决办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