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二)
(2010-09-20 21:31:07)
标签:
宋体房子蜗居高楼大厦真善美杂谈 |
《蜗居》(二)
2010年9月20日书
为了房子
孙啸林
房子,有了房子,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似乎才真正有了家的感觉。古人云:成家立业,没有家,怎叫立业?不立业,怎敢成家?然而,面对城市的高楼大厦,哪一座属于你?哪一座属于我?哪一座属于他?房子,人,成功的象征;房子,人,结婚的必要条件;房子,不少人,一生都在拼搏的目标;为了房子,为了一个家,为了心中一个似乎自己都说不清的目标,多少人都在扭曲的生活着……
宋思明,政府官员,似乎可以呼风唤雨,在操纵着生活,别人都无法逃出他的思维逻辑,他成了别人依靠的对象,成了别人送礼、送豪宅的对象,可也成了被牺牲的对象,因为他也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在这个世界上,这些少数的政府官员,一旦掌权就忘了往日的苦难岁月,陷入利益的漩涡,玩弄别人,也被别人玩弄着。而这部分人往往又是极其聪明、甚至是有才干、有能力的,有时真为他们可惜,因为他们如果自己创业,也一定会成功的。可“政府官员”这个位置毕竟是“高处不胜寒”,盯着的人太多了,在这个位置上,要想“人不知”,处非已莫为!哪怕你八面玲珑,也可能会成为“牺牲的对象”,这是官场的规则。谁让你又出众,又想着自己的利益?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身在官场,打一手好牌并不重要,关键是立场不能有误,否则就是“被打倒”的实据。这种“打倒”,不是必须的,而是有无必要:对政府有无必要,对人民有无必要,对他人的前程有无必要,如果必要,就一定要“打倒”。身在其中的人,不扭曲也难,真难!很多时候,也不能怪他们,无论他们做的是对是错,因为他们也是“被迫”:“局面”的被迫,“人情”的被迫,“法制”的被迫,其实质都是“欲望”的奴役,有人为钱,有人为权,有人为名,有人为利,人嘛,总该有个目标。而有的人,或是更多的人,既想有名,又想有利,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这种高难度的技巧,也只有“高智商”的人敢玩,这种玩也是在玩“火”!不是烧到别人,就是烧到自己。所以,有一位哲人经常提示自己:戒色,戒贪,戒偷安;可是,真难啊,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人都是有欲望的。所以,身在官场:无欲则钢!但有几人能做到?成也“欲”,败也“欲”。
开发商,一群爆发户,这也是靠自己挣来的。没有他们,我们看不到什么是高楼大厦,也不会有人生的雄心勃勃。做为还没有房子的人们,应该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给了我们希望,给了我们奋斗的动力源泉。有些时候,我们骂他们“黑”,这是有偏见的,这是对常识的一种“文盲”。他们不“黑”,能叫商人吗?他们不“黑”,他们有动力吗?他们也养活了许多人:养着一部分政府官员,养着一部分工人,养着豪宅、名车和“小秘”,他们不“黑”能行吗?换位思考,若你是他们,你不“黑”行吗?他们的“黑”,有时候,是一种能力,因为他们也不是天生的富贵命,也是通过自己的奋斗而得来的。他们使这个社会“活”了起来,货通天下,使每个人都有了涉足大江南北、到世界去看一看的机会,他们是最“智慧”的一群人,是一个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他们是有功之臣。也正因为他们的重要,他们“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他们送礼,可以腐蚀一群官员;他们歧贫,可以引起级阶分化、对立;他们欺贫,可以倒致社会不公;他们随便一搅,社会就会浑上一阵时间;他们可以济国救民,促进发展,也可以作威作福,搬弄事非。不过,他们也有无耐的时候:政策的变更,人事的变动,官员情绪的好坏;还有一位“爆发户”的话语也让人记忆有心:我一直以为我是最无赖的,但见到刘老太太以后,我才知道:什么叫做无赖。
刘老太太,市民,名门之后,祖上曾经拥有半条街,而今祖孙三代仅有巴掌大点地方,在她眼中,要想再次“翻身”,只有抓住拆迁这一唯一的“机会”,否则要想再住上好房,根本没可能:因为自己年龄已高,儿子也没有正当的职业,孙子马上大学毕业。为了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刘老太太吃得苦,而且全家思想统一,强撑到最后,无论软的、硬的到这儿统统不管用;为了这一机会,刘老太太在强拆时,竟然豁出了性命,最终也算是达到了目的:儿子终于住上了理想的房子;而这所房子,是用“命”换来的!用刘老太太自己的话来说:我要死的值得!在此,我们感受到人性中坚强的一面,智慧的一面,为了后代,不顾一切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生活的无耐,艰辛,苦苦求索的一面;在此,我不想过多的讨论民生的问题,我只想说,我们要孝敬生养我们的父母:在他们心中,自己活着的所有支柱,就是为了让子女活得更好!好好孝敬我们的父母吧,他们可能不是我们所有的一切,可我们是他们所有的一切!
海棠,大学毕业生,为了“梦想”,留在大城市,成了“蚁族”,原本“粪土当年万户候”,可是在现实面前也开始斤斤计较:为了一元钱,为了一滴油,为了一份同事“礼金”,都能撕下“虚伪”的面具。他们不敢生病,不敢生小孩,千方百计挣钱,想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但等他们把钱挣够了,房价也涨了,他们挣钱的速度远远追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最后终于把房子安在了“城市外围”,为还贷而奋斗着。
海澡,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一方面追逐梦想,一方面面对现实;一方面想照顾亲人,一方面深陷交易漩涡;一方面想好好做人,一方面又不能摆脱世俗的缠绕。这一代人成为“小三”的不少:一方面一夜暴富,另一方面又想自立自强;一方面要面子,另一方面却又现实的让人无法接受;一方面想着真善美,另一方面又不自觉的做着假丑恶。我们不能说他们“是”,也不能说他们“不是”,因为每个人都时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验:我们不因自己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但为了吃到葡萄出卖自己的一切,甚至要掏空自己的灵魂,这种滋味也是苦涩的。每个人的立场都是稍有差异的,所以理解万岁。可有一个现实是不会改变的:寄生虫的命运终究会随着客体的死亡,而迎来灭顶之灾。因此,最大的现实,就是尽早撑起自己的一片天。
房子,说到底,就是利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们理解每一个扭曲的人生。之所以称之为“扭曲”,是因为“过度”的追逐,失去了灵魂;之所以“理解”,是因为身陷其中。若想“超越”,不唯有超世之才,亦须坚忍不拔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