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

(2010-02-26 21:41:59)
标签:

环保

经济区建设

苍鹭

变性淀粉

鄱阳湖

教育

分类: 热点

“这是一项事关全局发展的大事!”——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

“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新雄

 

乐平建设环保工业园

    日前,投资4600万元、日处理生活污水2万吨的乐平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所有机电设备安装完毕,正在进行单机调试和试运行。该工程将大大提升全市的水源保护、污染控制能力。这是乐平市积极投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有力举措。

  乐平突出抓好工业环保、水资源治理和植树绿化三大环节,破解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这一突出矛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该市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重点抓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扩建和运营,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不予引进;并在园区建立环境监控中心,对园区企业实行24小时自动数据监控。同时,该市把乐安河为主的河流生态环境治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突出抓好河道疏浚、规范河道采砂,并着手新建两个年吞吐量120万吨的码头,使乐安河通航能力达到600吨。去年以来,乐平还以“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为突破口,新增造林面积16.5万亩,栽植苗木1390.7万株,力争在“十一五”规划末期将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1.6%。

 

金溪打造农业示范区

    去年以来,金溪县加快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步伐,打造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环保型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区。

  加大生态、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该县着手建立12万亩绿色标准化良田,建立2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立12万亩南丰蜜橘基地。为打造生猪养殖生态小区,全县规划建设8至10立方米的户用沼气池2000个至2500个,防止污水直接排放。规划大中型养殖场全部建设沼气工程,对养殖场粪污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自然排放。建设农村沼气综合利用生态示范村20个,推广“猪-沼-果(菜、稻)”生态模式。

  推进农业化肥、农药减排项目建设。建立土壤肥力监测点36个,建立年产4万吨生物有机肥料厂。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每年推广应用面积14万亩。完善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体系,建立病虫害预测预点4个;组建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化队伍,实行统防统治;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可降解的农药,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综合防治覆盖率达到75%。

  推进环保设施建设。开展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富民工程,开展实施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的“三清”活动,对农村生产、生活垃圾,采取堆肥、厌氧发酵、卫生填埋等技术措施,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吸引台商投资 推动经济发展

    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省台办将进一步扩大赣台各界交流,并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专项规划编制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更多更好的台资项目在环鄱阳湖区域落户,助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据了解,新年伊始,省台办就组织多个调研组分别深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调研,了解区域内的产业分布和发展情况,做到有针对性地对台招商。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省台办将加大对光伏产业、锂电产业、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在促进我省5个“台资企业产业转移承接基地”、6个“台商创业园”和13个“赣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健康发展的同时,大力助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在对台招商引资中,还将优先向台商宣传推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优先邀请台商前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考察、优先组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市、县组团赴台招商引资,力争吸引高、精、尖的台资项目落户规划区域,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打造成台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此外,省台办还将举办“台商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论坛,邀请台湾媒体开展“环鄱阳湖生态行”等活动,让更多的台商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吸引台商投资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据了解,省台办在对台招商引资的同时,还积极助推在赣台企参与我省生态经济建设,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据悉,去年底,台资企业旺旺集团投资2000万美元,在鄱阳县、余干县等地种植了3万亩泡桐树,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出力。

 

东乡绿色崛起战略促发展方式转变

    春节前夕,东乡县双喜临门:日处理能力达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环县城而过的北港河综合治理工程竣工,昔日深受污染的母亲河重现清澈,一幅碧波荡漾、绿影婆娑的生态美景,给人们带来幸福和温馨。这是该县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精彩之笔。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东乡县及时调整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确立了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经济开发区,力争进入全省综合实力二十强的战略目标。为突出绿色发展的理念,该县在加快生态城市建设中,以发展循环经济、改善人居环境为着力点,投资65亿元改造老城、扩建新区,完善工业园区设施。对园区103家年销售近百亿元的新老企业按产业分类、集中发展的原则,创办制药、化工、机电、轻纺、陶瓷产业园,大力推进以绿色、低碳和新产品开发为内核的“科技入园”工程,使之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以木薯为原料的东乡变性淀粉经过近十年发展,现已成为江南最大的变性淀粉生产基地,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污染,既增加企业成本,又限制产业发展。该县抓住关键环节,整合产、学、研、用四方科技力量,建立“变性淀粉生产力促进中心”。经过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石三鸟”的好效果:废渣变成了燃料酒精;新开发的6个YF系列变性淀粉产品成功替代了进口产品,既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又扩大了企业生产规模,还为木薯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县财政今年拿出4100万元作为工业创新基金,支持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发展绿色产品。原年产大输液2.8亿瓶的医药企业引进新技术,淘汰了易碎又不可回收的玻瓶生产工艺,并新上了6条塑瓶、软袋生产线,同时进行节能减排改造,改烧煤为烧谷壳,使企业的用水量和用电量较技改前分别减少了40%、20%。科技创新为该县打造“全国变性淀粉基地”、“全省大输液基地”注入了不竭动力。

  以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是该县绿色崛起的又一力举。该县以总投资16亿元的年加工生猪100万头、年产10万吨燃料酒精及丝绸纺织项目为带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在广袤的田野建立原料“第一车间”,不断引入良种良法,推广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猪是东乡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乡村主要污染源。为破解难题,县里依托境内千座山塘水库优势,科学规划生态畜牧小区,实施统一防疫、配种、污水处理,引入“猪-沼-果(菜、稻、木薯、渔)”生态种养殖模式,使千家万户养猪变成了生态规模饲养。同时,针对从广西新引进的木薯产业,该县从产业基地选派有文化的农民到广西大学培训生态木薯栽培技术,为建设“全国生物能源基地”、“全国生态畜牧强县”铺平道路。

 

鄱湖小村 苍鹭乐园

  2月23日,数百只美丽苍鹭来到鄱阳湖畔的都昌县苏山乡雷山村一片树林中安营扎寨,繁衍后代。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灾后,为避免再次遭受洪灾侵扰,雷山村村民在各级政府关心下移居他处,从此,成群的苍鹭开始光临这个鄱阳湖畔的小村子。村民为了保护这些苍鹭,在树林中搭建棚子看守,年复一年,苍鹭越来越多,成为当地一道美丽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