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90后想撮合白毛女和黄世仁说开去

(2009-10-20 19:21:06)
标签:

北京大公面试网

教育

分类: 热点

  “现在大学生找工作这么难,嫁给‘黄世仁’,等手里有了钱,可以再自我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不失为—种好的选择。当年的白毛女也可以这样规划自己的人生,可她偏要和黄世仁对着干。”(10月15日《长江日报》)

  某些90后的上述观点让我目瞪口呆。诚然,对于90后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但如此大胆的言论也太过出人意料,让人一时缓不过神来。难道世道真是变了吗?

  仔细一想,年龄最大的90后们也才刚刚进入大学校园,尚未真正“入世”,放出如此“出世”的豪言也就不足为奇了。究其原因无非有二,一是根本连《白毛女》的剧情和时代背景都没了解清楚,只是为标榜特立独行而语出惊人;二是源于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估计大多数人还是属于第一种情况,他们不了解那个时代的阶级对立,也不知道黄世仁逼死了白毛女的爹,所以才冒出了撮合白毛女和黄世仁的念头。其实这样的想法,与90后一贯标榜的自由、个性、独立的理念也是格格不入的,如果他们知道黄世仁其实是想强行霸占白毛女,一定也会对此愤愤不平。至于属于第二种情况的90后们,我不由得为他们的将来忧心忡忡,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会让他们失去对善恶美丑的辨识能力,而失去人格尊严的拜金生活也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气节从孟子开始已经被中华民族崇敬了二千多年,难道在生于90年代后的这代人那里会遭遇滑铁卢?

  我不是这么想的,因为生活本身会将如今还是“出世”的90后打磨成真正的“入世”的人。

 

 

  日前,《文艺报》资深编辑、著名文艺评论家熊元义到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讲学,和学生探讨流行文化相关话题。熊元义提到“白毛女应该嫁给黄世仁”的观点,近来在“90后”女大学生中流行;这表明人们由上世纪40年代对群众疾苦的同情,演变成而今对权钱的膜拜。(《长江日报》10月15日)

  白毛女和黄世仁的故事众所周知,但是当下时代不同了,婚姻观也该与时俱进。按照现在流行的观点,嫁一个有钱人好像也不是一件罪过。推而广之,一个欠债人嫁给了债主,因此将债务清除,也并非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现在大学生找工作这么难,嫁给‘黄世仁’,等手里有了钱,可以再自我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当年的白毛女也可以这样规划自己的人生,可她偏要和黄世仁对着干。”这是90后女大学生的思想,应当说,这样的思想要比我们想象中的现实和理性。但问题是,一定要嫁一个没钱的人,这样的婚姻才够主流形态吗?

  “黄世仁”逼婚,竟然成全了“白毛女”的人生梦想,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就有些荒诞了。有着荒诞想法的90后女大学生还真不少,“如果我嫁给有钱人‘黄世仁’,可以拿他的钱捐给慈善事业,帮助有需要的人。”

  也许有人指责,婚姻一味向“钱”看,选择伴侣时金钱的考量大于人品的选择,甚至也不考虑双方是否有心灵的平等或基本的尊重,就有些疯狂了。这样的担忧显然有些杞人忧天了,并不是每个“白毛女”都能嫁给“黄世仁”,也不是每一个“黄世仁”都愿意娶“白毛女为妻”。“黄世仁”债务人那么多,即便要娶,能娶得过来吗?换言之,“黄世仁”要娶“白毛女”,其实是“白毛女”的大好机会呢。

  其实,对于权钱的膜拜确实是一种不良的风气,但应当承认,这也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不管最终这些女孩子们是否为钱而嫁,他们对自身未来的幸福也有自己的考量,相信不是旁人能任意裁决的,也不是道德大棒能轻易打倒的。

  “黄世仁”和“白毛女”有没有美满的婚姻,这靠的是婚后双方的共同的情感经营,要知道最终幸福不幸福,我们只好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