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县政府”如何制造

标签:
溆浦县杂谈 |
分类: 文章摘要 |
“最大县政府”如何制造
农业局现有干部职工955人,交通局有1868人,水利部门有3000人左右……;开科级干部以上会议时,礼堂黑压压一片;城管要是同时铺开,一条街可以分好几名……
网贴引发连锁反应,揭开“最大县政府”盖子 |
||
[网友一查,发现环保局严重超编]
也属于环保局系统的网友张洪峰,对贴中提到的举报问题发生了兴趣,于是到湖南省环保厅网站上查询相关投诉,没想到在投诉和环保厅的回应中,发现了令他吃惊的信息:1、该县环保局在职人员达117人,而GDP是溆浦2倍多的湘潭环保局只有40人;2、该县新进干部上岗要集资一两万…[详细] [再查,发现机构臃肿超出想象]
张洪峰的爆料,引起媒体关注。成都商报采访了向长进,向称“人员不多,很合理”。于是张洪峰查了溆浦县官方网站,发现向长进所言不虚:该县林业局、农业局都有1000多人,交通局达到近2000。相比之下,环保局的确“人员不多”。记者也同时进行了调查,发现溆浦行政机构“兵多将广”…[详细] |
“最大县政府”如何形成 | ||
[靠关系进]
黄细珍等四人由当时的县主要领导签字进入环保局;局长侄儿在环保局的一个中队,进来时一分钱没有交;很多基层工作人员,四处托关系调往县城。溆浦官方网论坛上有人问“溆浦县为什么不招公务员?”,跟贴答曰:因人情关系造成“狂超编”,超编一万多,哪里还招得起公务员…[详细]
|
机构臃肿生出怪现状 | ||
[“交1万上班”,不为卖官为发工资]
“交1万上班”,显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买官卖官。如果1万就能买环保局铁饭碗,恐怕全国大量失业者要奔赴溆浦县了。县直机关交钱上岗在当地是惯例,原因环保局长说了:“这是借款,我们怕发不了工资,才收取这个钱”。也就是说,先向你借钱给你发工资,等资金周转开了,再还给你…[详细]
[一边是装不下,一边是留不住]
县城的两所最好的学校里,乡镇老师四处托关系“上调”,有的县城学校更是老师多得只能轮流代课,而在温水乡等偏远乡村小学,老师也少得可怜,有的学校一个老师要带几十个孩子…[详细] |
结语: |
溆浦县“不走运”被一个网贴意外揭了盖子,如果“不走运”的是其它县,估计曝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