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周靖蛟shelly
周靖蛟shelly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37,120
  • 关注人气:6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奢侈品狂热与缺乏信仰有关

(2014-05-08 20:10:13)
标签:

奢侈品

消费

信仰

哈罗德

时尚

分类: 时尚评论

关于中国人成“首奢“以及“土豪转身“这类话题,我早在12年和13年的时尚事件回顾中就写过,中国人成为了撬动世界奢侈品销售的引擎,不过至13年这台动力强劲的中国引擎似有放缓之势。

 

而我这几个月从米兰,巴黎到伦敦的行程一路走来,再次目睹国人的奢侈品消费热情却还是感慨多多。在巴黎的行程中最痛苦的一站是陪同事去老佛爷买块表。这家过于名闻遐迩的百货店今日实在已经与优雅毫不相干了,里面环境拥挤,熙熙攘攘喧闹如菜场,一时间我仿佛时光穿越,回到了打折季的南京路新世界百货。各大品牌的中文导购熟练地推销着包包、化妆品,名表,店里此起彼伏各种方言,从东北话到河南话。退税处那一个人山人海,同事退税排队花了近二个小时。从老佛爷里面逃出来,我深吸一口气,终于回到人间了。

 

伦敦同样如此。从哈罗德、Selfridges到Bicester(牛津彼斯特购物村),都不乏中文导购。即便那一个个老外导购,也在争先恐后地学习中文,见面先说“你好!”就连Browns这种买手店,也找了伦敦时装学院的学生来做兼职导购,专门接待中国客人。无论在哈罗德还是Bicester,从Burberry到Prada,成群结队的中国人最多见。而某同学笑称接老爸来伦敦玩,老头来了一不吃二不玩,拿着亲戚朋友的购物清单第一桩直扑哈罗德,国人热情可见一斑。而中国的确地大物博,市场成熟度各异。即便13年奢侈品的一大潮流是“去Logo化”,我依然在Bicester的某品牌店里看到一位大妈追着导购问:看不到标志嘛,我要那种看得到标志的!

 

有时会想想为什么?抛开奢侈品大众化,境外游井喷这些现象,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爱奢侈品?我觉得可能在一定意义上与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有关。欧洲一路走来,不乏宏伟壮丽的大教堂。从巴黎圣母院、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到温莎圣乔治教堂,宏大的建筑与灵性的唱诗,时常构建出一种神圣与肃穆的气氛,令人无时不升起敬畏之心,而这种敬畏之心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端庄神圣的渴慕以及安详的谦卑之心大概也正是宗教的意义所在。

 

而国人由于历史与文化的断层,大多数人属于无神论者。即便有些所谓的“宗教”也与真正精神领域的信仰并无关系,更多充斥的是民间信仰或对超自然神秘力量的需求,常常停留在求神拜佛的层面,甚至“巫术盛行”。所以即便庙宇遍地,却也欲望横行。

 

一旦缺乏宗教信仰,拥有的便只是世俗生活以及最世俗的价值观。所谓“世俗”,就是只看重俗世的生活,不关注精神的追求;只看重肉体,不关心灵魂。所以拜金的价值观便成为“俗世”里的绝对的信仰。今天更多中国人表现出的是勃勃的野心,对物质的强烈占有欲望,信仰与价值的失落甚至让国人连中庸的传统都被彻底抛弃了,人们急迫地以金钱与商品努力证明着自己。而奢侈品正如其他所有商品房子、车子一样,是证明世俗成功的载体。就像拿破仑曾经说过:最好不要唤醒中国这头睡觉狮。今天,这头睡狮的觉醒首先用消费震撼了世界。而信仰的复兴,文化的复兴又在哪里?

 

奢侈品狂热与缺乏信仰有关

 

 

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