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回升和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显效,长三角地区经济呈现出持续回升向好的发展趋势,主要经济指标发展速度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得到加强,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也出现了积极变化。
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外贸出口、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危机前的2008年同期,其中,进出口总额和外贸出口增幅受国际市场回暖因素影响,远高于危机前的2008年同期。工业用电也出现快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19%,增速回升较大,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也有明显增长。
从经济运行质量来看,上半年16个城市财政收入增幅都超过23%,一般在30%以上,长三角地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同比增长27.1%,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提高24.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幅达10.35%,超过上年同期0.5个百分点,
从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来看,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84亿元,同比增长18.1%,基本维持上年同期增幅,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水平,政府扩大内需、投资促进作用明显。上海世博会带动的消费品市场十分活跃,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11410亿元,同比增长18.3%,超过上年同期3.2个百分点,高于投资增幅。外贸出口出现恢复性增长,上半年出口271亿元,同比增长39.7%,增速高于上年62.8个百分点,总量超过2008年同期。
但市场物价也出现持续上涨态势,物价水平一路走高,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均值达到103.0。虽然受国家房地产调控影响,房地产市场出现回落和波动,部分数据增速同比下降,但物价指数总体上涨趋势明显。
可见,去年下半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开始复苏,今年保持着稳步发展的势头,原有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产业优势、贸易优势等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整体发展长三角地区的政策优势也在初步体现,投资、出口和市场驱动的消费共同拉动经济回升向好发展,并体现出向好的格局。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尤其是扩大内需政策作用的持续性将进一步减弱,国际市场观望气氛浓郁,国家间贸易摩擦加剧,政治力量进一步介入经济领域,长三角地区外贸出口已经出现回落的势头,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受到威胁,因此需要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才能更好地抢抓机遇,规避风险,提高竞争能力,保持经济稳健增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