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声明:博主发表的文章,媒体或网站未经博主许可不得转载,个人博客可以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标明来源和以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博主及留学咨询电子邮件为:springplant@gmail.com QQ:324008075
异国婚姻众人向往,嫁给洋人老公搬到美国定居,乍看是如此美妙,但面临的挑战却不少。看了今日《世界日报》所报导的异族婚姻的甜酸苦辣,我感慨不已。不过,不管异族还是同族,婚姻都是难,有几个婚姻是美满的?我这次回国,看到一些朋友在婚姻中痛苦挣扎,我为他们祈福,希望他们能尽早从这个痛苦中走出来。
这次回国,我到华东一游,在苏州与网友会面的时候,与我年纪差不多的忠实网友问过我,“为什么不做红娘,给中美单身人士拉拉线?”以前我也真的为几个朋友拉过线,她们也成功地来到美国了。但后来感觉到我们广东人有句老话还是对的:“不做媒人三代好。”做媒人这种事,带来了好的婚姻,别人不会知道要感谢你的,人家只会认为是人家自己的本事而已;婚后过得不好的,肯定是媒人的错了。一个很值得我夸赞我自己的一个故事就是:2009年4月份,一个网友看了我的博客找到我,说是她在网上找了一个美国男朋友,他说爱她,但却就是不愿意跟她结婚。女方的孩子差几个月就要满18岁了,如果不在孩子18岁之前结婚的话,即使将来她和他结婚,他也不可以申请她的孩子到美国。她说她嫁到美国的其中一个原因,还不是想把儿子带到美国来。但如果把男的催得太紧,又怕对方说她是为了一个绿卡而嫁人,更加会起到反作用。我让她把男的电话号码给我,我打电话找那个男的,电话里跟那个男的讲了一个多小时,把电话放下,二个小时过后,女的打电话过来,问我到底跟那个男的说了些什么?我说:“我们谈得很好的,他说一定会找时间过来见见我。”那个女的在另外一头激动地说:“他说马上要跟我结婚!”接着下来就是结婚,女的移民到美国。她到美国后,送给我一个直径大约30厘米的普洱茶饼。哈哈,以前我还不知道普洱茶饼是那么值钱的呢!
说实在话,美国的单身男性很多,如果你人在美国的话,要找一个美国老公是不难的事。你看,现在又有一个美国中年单身男子,条件还满不错的,想让我介绍一个中国女朋友给他,说是要一个贤惠的、真心想成立一个家的。又来做这种事,难道我还想要一个普洱茶饼不成?
说了那么多题外话,说回正经的吧。
下面是《世界日报》报导的一个华人女子嫁给美国男的故事:
(黃楚惠(左)嫁給伊孟勳已近十年,幸福快樂。相片来自《世界日报》,記者李榮/攝影)
很多人对异国婚姻都充满浪漫想像,混血宝宝更是人见人爱。不过,过来人建议,无论结婚对象是否为“外国人”,婚姻最好还是要以感情为基础,同时双方在生活经验、社经地位相似的情况下结合,才容易携手到老。
“也不是特别喜欢老外,只是刚好碰上了,”11年前嫁来美国的Linda高回忆,她与在圣荷西长大的白人老公葛雷格(Greg)10多年前透过即时通讯软体「ICQ」聊天时认识,透过电邮与电话,热线了半年后见面,正式交往一年后决定成婚。
上海外语学院毕业的Linda说,她当时在上海的港商公司担任销售经理,接触不少外国人,虽然之前没有交往过外国男友,但是对”老外“一直抱持着“不排斥,但也没有幻想”的心态。决定要嫁来美国之后,“也没想过身分问题,反而是担心来了之后还要从头开始。”
“婚姻还是『平衡』一点比较好,”Linda指出,她来美国之后认识了不少异国婚姻的夫妻,但并非每对都像她一样幸福,在家中与老公有着平等的地位。她说,她知道有人找老外男友就是为了「拿身分」,或者有的是离婚的女人为了小孩的教育找美国人嫁,“为了身分或小孩牺牲自己的感情无可厚非,情操很伟大,但是也很难幸福。”
Linda解释,就算不是异国婚姻,两个中国人结婚,若社经地位差距过大,在价值上也容易有歧见,产生沟通的障碍,更何况是嫁给文化语言完全不同的人种。她还听过有女生不会讲英文、男生也不会讲中文的异国夫妻,沟通都有困难不说,“若是女生到了这边没法工作,男生更会觉得是把女生『从苦难裡救出来的』,地位自然不平衡。”
“沟通真的很重要,”另一位从台湾嫁来美国的黄楚惠也说,她的老公伊孟勳(Mark
Easterday)虽然是白人,但是因为曾派驻台湾四年,所以不但对东方文化瞭解甚深,也讲了一口流利的中文,两人沟通不成问题,饮食上也是中菜、西菜轮流吃,“他在台湾还喜欢吃路边摊的牛肉麵。”
“一开始(找外国男友)只是想要避免婆媳问题,”黄楚惠坦言,她的个性较为独立、洋派,担心与台湾的婆婆会相处不来,虽然不是从一开始就喜欢外国人,但是在经历过几次与台湾男生不合适的恋情后,便“不排除与老外交往”,想试试看是否较契合。
“结果还是有婆媳问题,”黄楚惠笑说,她比较不能适应台湾媳妇「要听话」的文化,原本想说西方婆婆应该较开明,但后来发现无论东西方,婆媳之间有时都难免会有需要适应的地方,“跟人种没什麽关係。”那结婚九年,悟出与婆婆相处之道了吗?她半开玩笑说:“婆媳问题现在是不见面就没问题,”“还好我跟老公在家中的地位平等,老公也会(在与婆婆冲突时)挺我。”
(来自沈阳的何女士在美国寻找到她自己的幸福,相片来自《世界日报》)
*****
*****
*****
*****
*****
******
*****
*****
*****
*****
****
当初开博的时候,初衷是为了和单亲家庭交流的,建立了“单亲之家”圈子。只是后来“不务正业”,应很多家长的要求,“转行”了,所以没有认真管理过这个圈子。现在还请有兴趣加入这个圈子的朋友,大家一起重新开始吧。相信你们将来,也可以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请加入
“快乐单亲之家”圈子。之所以称为“快乐”,因为我认为尽管成为单亲,但也要开心地活着,相信我们的前景是光明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