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留学美国美国文化美国走读学校美国博物馆艺艺 |
分类: 美国高中申请 |
(博主声明:博主发表的文章,媒体或网站未经博主许可不得转载,个人博客可以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标明来源和以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博主及留学咨询电子邮件为:springplant@gmail.com
圣诞新年期间,学生有两个星期的长假。很多留学生都利用这个机会回国了(这个假期够时间回国;另外一个原因是很多寄宿学校在假期间关门,寄宿生不得不离校。)我想我正好可以好好地利用这个时间,带住在我家的留学生到处走走。
除了带他们去见市长和议员以外(博文美国市长是咋样的一文有介绍),我选择了几个博物馆,准备带他们去参观。我告诉学生家长们,除了博物馆的门票外(有的博物馆是免费的),别的费用都不需要他们负责。我想着我在做出钱又出力的事,家长们应该很高兴吧。没想到有支持的家长也有反对的家长。持反对意见的家长说:“如果不需要门票的可,去看看没所谓;但要门票的话,就没必要去看了,因为去那些博物馆,看了也不明白,看来有什么用呢?不如留在家学习好一点。”
我听了很扫兴,我对我先生说:“算了,不要去了吧。”我先生知道原委后,对我说:“家长不懂,难道我们也跟着不懂吗?孩子们跨越太平洋来到美国,是来学习的,不是来做游客的。让他们去参观博物馆,是让他们去感受历史,学习历史,才可以知道他们自己是谁;明白美国的历史,才可以更好地明白美国的今天,才可以更容易地让孩子们明白美国的文化,才可以更好的融入美国的社会,也更容易明白今天这个世界到底在发生什么。留在家里学习当然重要,但毕竟是单一的。孩子们还需要多方面地去感受,才可以更好地吸收。”他一大堆话,把我儿子都说笑了。我儿子笑他:“你那一大堆话,没人懂你。然后,你的话就变成了一大堆废话。”我先生说:“他们将来会懂的,而且在他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可以体现出来其中的效果。”所以,我们还是按原计划出发。
圣诞的前夕,我们去参观了由真人扮演的“华盛顿过特拉华河”的历来重现表演。我们一大早,驱车到新泽西州的特拉华河畔,那河边的两旁,早就人山人海。这里表演华盛顿在大家认为会输掉了战争准备放弃的时候,在生死攸关的情况下,他带领军队,在1776年的圣诞节前夕,成功跨越了这条河,扭转了局面,最后,独立战争取得了胜利。
(油画:华盛顿过河,复制品挂在美国白宫中)
圣诞节过后,我们去参观了独立大厅(这个门票是免费的)。这个独立大厅是美国最重要的历史发生地之一。
其中一个学生说,“过了这个假期后,历史课就要开始学美国的南北战争了。我来这里参观,等于先预习了一遍。”
Jackie
说,这个圣诞新年假期过得太有意义了,学到了很多知识。
很多人认为,来到美国,跟美国人没法交流、交不上朋友,主要是因为语言的障碍。我不认为英语是主要障碍,最大的障碍是文化上的障碍(一点英语都不懂的那一部份人除外)。很多人在美国读了好几年书了,照样没办法和美国人打成一遍。一个留学生问我:“我不明白,我为什么和美国同学找不到话题来谈话,我不知道花了多少努力,想和他们交上朋友,但是,我就是交不上。有时候,好不容易和他们说上话,但只是说一两句,就不知道下一话我该说什么,就变成很冷场了。”你放心好了,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她一个人有,这是普遍问题。新东方的俞敏洪说出了很多人不敢承认的尴尬。他说:“我认为我的英文还是可以表达的,但是每次一见到外国人就害怕。害怕什么呢?你发现正规语言交流有一定的障碍,甭说生活语言和情感语言交流,真的有障碍。你出去跟他喝咖啡,去酒吧,就发现跟不上,他聊的主题跟你聊的主题完全不是这回事。”为什么谈话会跑题、会找不到话题呢?那是因为你不懂他们的事(他们也不懂你的事)。
今天,一个小孩跟我说:“在我们学校的几个留学生,他们说他们天天都哭,没有一天不哭的,晚上又失眠,很想家。这次新年假期回国后,真的不想再回来了。他们觉得在美国太孤独了。”这就是很典型的无法适应美国生活的症状。对于小留学生来说,小小年纪就远离父母,真的很需要有一个人去带领他们走进美国社会。
我总是强调学会融入美国社会。想融入这个社会,你首先要读懂这个社会。学会融入美国,是留学的一个很大的课题。如果这个难题克服了,将来有什么困难还能克服不了呢?很多留学生家长总是叮嘱孩子要好好读书。如果光从书本上就可以学到知识的话,把美国的课本带回中国就行了,何必不远万里,来到美国?
我问我家的留学生:“你们会哭吗?会不开心吗?”John
说:“你什么时候见过我哭了?我开心得很。”女孩子说她们也不会哭。我问John
为什么?他说因为他的学校好,他幸运。小孩子当然不知道我在为他们忙前忙后所起到的作用。我带他们去见政治人物,带他们去参观大学,带他们去参观博物馆,每个星期组织他们看电影,所有这些活动,不见得一下子可以让他们达到一个什么高峰,但我相信,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可以丰富他们在美国的生活。我不想告诉他们什么是美国文化,而是想让他们自己去感受什么是美国,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