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我没有怀才不遇的感觉
(2009-04-17 11:37:31)
标签:
美国梦自我奋斗腐败走后门怀才不遇杂谈 |
分类: 快乐单身一族 |
上个星期,我用电话和国内的很铁的老同学(从小学一年级就已经是同学啦)聊天。她说:“唉,你刚移民,就遇上经济危机,也是有点霉。你在美国还好吗?”我很理解她的话,她是出于很善意的关心与同情。但她是很难体会得到,我虽然在美国艰难的时期来到异国他乡,就我个人来说,我得到的快乐却是很多很多,其中之一的快乐就是:在美国,我没有怀才不遇的感觉,我真正感受到天生我才必有用,我重拾二十多年前的自信。
我以前在深圳,算得上是中上收入阶层(年收入超过10万),也是房东一族;现在在美国,也只是勉强够得上中等收入阶层。但以前我在国内,我是很郁闷的一个。当我和那位老同学谈起这个话题时,她很不明白,她说:“你在我们同学当中,是公认的混得不错的一个,是靠自我奋斗获得成功的好榜样,你还有什么不满意呢?”我告诉她,“因为我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凭我自己的能力和我所付出的努力与收获不相称,而且,有很多时候,不是你想努力你就有机会努力;就好比参加一场跑步比赛,参赛者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赛跑,这样的比赛公平吗?”我本想举个例子说明的,但因为电话断了线,所以,我在这里写下来,让她来这读了。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我有着贪婪之心。我只是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吧,我最早的一份工作,我以前在内地是一名教师,我是市一级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我教的那个级的平均分在当地是排名第一;而且我的勤奋是出了名的,我一周上24节课(以前一周只有星期天是公休日),还担任班主任。但是,我想把工作关系调进深圳,却调不进去,要知道,那时候的深圳,是大量需要老师。我那位老同学包括其他很多都调进去了;不用我解释,你们也知道我调不进去的原因,那是因为我没有关系。
我想去深圳,只好打破我的铁饭碗,从一个打工妹做起。记得有一次打麻将,打完后我们算账,麻将友当中,其中一位在深圳教数学的职称为一级教师,却连个麻将账也算不清;我告诉她们的账算错了,她算了半天还是算不对。结果,第二天她回到学校问了好几个人,才证实了我的算法是对的。人家可是教数学的一级教师呀!可是我连做一个老师的资格都没有!
在深圳,包括其它很多城市,表面上也提供了一个竞争的机会给你,比如说,考公务员。但来一个笔试成绩占多少,面试成绩占多少;只招一个职位的,让好几个笔试通过,余下的工夫就是面试了。最后招谁?你们可以看看,最后谁被录取了?这些所谓的考试、竞争,其实是给“走后门”合法化,给腐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但在美国,我却可以凭我的能力做事。我有多大的能力,就可以做多大的事,没有怀才不遇的感觉。我不需要拉关系,不需要走后门。我只要多一点努力,多一点奋斗,我的收获就会相应地多一点。如果我偷懒,收获就相应会少一点。在这里,也不需要弄虚作假,假如真的给别人骗了,至少别人会同情你;不至于在中国,如果你被别人骗了,没人同情你,反而说你笨!!!
在美国,对于一个聪颖勤奋的和诚实的人是无限欢迎的,而且是包容性很大,机会是平等的,特别符合我的性格。在美国,我并没有成为百万富翁,也没有谋上一官半职,只是普通人一个,但我很服气,因为我只是初来者,凭我的努力和能力,确实也只可以得到这么多。但摆在我面前的机会有很多很多,只是看我愿不愿意去争取了。我也不认为美国是完美的,但一个外国人,中年才来,却给了一个很好的立足之处,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四十岁的人,而且是毫无背景的,从内地去到深圳,你可以得到什么?
美国,是一个让你发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