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远有多远

(2010-09-28 11:44:31)
标签:

海南

四维空间

永远有多远

随笔

杂谈

文化

艺术

哲学

历史

分类: 人生感悟
http://s8/middle/5d81de08x9149d9c8ed77&690
 

永远有多远

 

前段时间和朋友在海南打球,九洞打完就遇上大雨,无奈只好在会所里休息等待。闲聊中,跟我朋友一起来的两个海归新锐,不知怎么从开球距离的远近就扯到了永远有多远这个话题上。而且,竟然引得我们前后几组打球的都加入了进来。当时大家七嘴八舌非常投入,我坐在一旁望着窗外的大雨,脑子里却想着不时传进耳朵的精彩论述……

 

印象中,经常听到对这类话题的争论。特别是大家在讨论人生、幸福和情感时。虽然每次到了最后总是,各持己见,难成共识。但这丝毫也不会降低下一次大家讨论的热情。也许就是因为大家的看法不同,而且每个人不同时期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所以使得这类话题有如此的生命力。

 

永远有多远?就像无穷大是多大,这类不讲道理的描述,多少年来谁又说得清楚。

  

永远----字面上的定义就是永久;长远属于对时间尺度的描述。单从定义上这并不难理解。因它只涉及了定性的部分。如果用多久、多远怎样的定量的方式度量,就会出现边界认识问题这就涉及到观察者的时空观的局限性。

 

人类现有的时空观都是建立在物理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轴构成的所谓四维空间上。对事物的认识都是建立在可以观察到的范围内。而我们观察世界(主要是依靠视觉、听觉、嗅觉及触觉)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这就客观上限制了我们对事物本身存在的全面认识。

 

其实,我们只是没法在客观上用定量的方式描述这样的概念而已。换个角度看,这类问题本身就包含着很多主观愿望的因素,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哲学范畴。为什么非要有一个客观定量的统一标准呢?而且,人类在哲学上的主观研究和分析从来就是可以先于科学上的客观实践。

 

从主观上讲,理解这类问题完全取决于个体的态度,因为主观愿望决定了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角度,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感受与结论自然就不同。所以在每个人的眼里,永远是什么?有多远?都是不尽相同的。

 

既然是这样,我就有了些胆,妄为地在这里臆断一番: 

 

在上帝的眼里,永远就是爱,包容一切的爱。造物主对祂所创造的宇宙万物的爱就是永远。这种大爱有多远,永远就有多远。

 

在政治家眼里,永远就是利益。利益就是他们存在的一切意义。这种利益有多长久,永远就有多远。

 

在思想家眼里,永远就是生与死之间的距离,是已知和未知间的距离。对他们来说,事物正反两个方面间的距离是思想上的距离。这种思想上的距离有多远,永远就有多远。

 

在数学家的眼里永远是四维空间已外的只能用比四维空间更高维的N维空间来描述的边界尺度。在他们的逻辑里,凡是用四维空间下的时间这把尺子能度量的就不是永远。一切不能用四维空间下的公式计算出的边界尺度,就定义为无穷。这种无穷远有多远,永远就有多远

 

在物理学家的眼里,永远就是能够观察到的宇宙万物客观存在的事实。相对于趋于零的时间点,也就是通常说的瞬间,所对应的宇宙时空中万事万物的存在就应该是永远。从这点意义上讲,一切存在的事物,存在的时间虽然是短暂的、绝对的,但他们存在的事实却是抹不去的、永恒的。这种存在的事实的客观性有多远,永远就有多远。

 

在哲学家的眼里,永远就是变化,没有任何规律是一成不变的,没有任何规律是绝对的。任何规律都是变化的,不变只是暂时的,不变只是相对的。在他们看来,只有“没有任何规律是不变的”才是不变的,只有“没有任何规律是绝对的”才是绝对的。这种变化有多远,永远就有多远。

 

在历史学家的眼里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就是四季交替。对他们来说,发生在各个时代的事件是各异的,但时代本身的周而复始的交替规律却是永恒的。这种周而复始的交替有多长久,永远就有多远

 

在作家和诗人眼里,永远是一中朦胧和感性的情绪,驻足在人们心里无限弥漫。有时能真切地感受到,而更多的时候却无处可寻。在他们的笔下,凡事能驻足在人们心里无限弥漫的,能长久引起人们戏剧化悲喜的并且能在每个个体间无理由产生共鸣的情绪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种悲喜情绪有多长久,永远就有多远。

 

在艺术家的眼里,永远就是每一个美好的事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优美瞬间。尽管这些瞬间存在的短暂,相对于宇宙时空规律存在的永恒来说是微不足道。但这些优美的瞬间对宇宙时空中个体的心灵的影响却是长久的。这种对心灵的影响有多远,永远就有多远。

 

在坠入爱河的情侣们眼里,永远就是爱情。对他们来说,爱情就是生命的全部。只有对爱情的承诺才是有意义的。这种承诺有多长久,永远就有多远。

 

在悲观主义者的眼里,永远就是过去记忆中的无边苦海。对他们来说,一些有意或无意被放大了的、偶然发生的负面事件,是由命运造成的、具有必然性的悲剧。他们主观上认为,这些经历是抹不去的,并且将伴随其一生而无法改变。这种宿命的主观意识有多长久,永远就有多远

 

在乐观主义者的眼里,永远就是一切美好事物存在的时间长度的总和。他们认为主观上的努力,可以使得这些事物在客观上变得美好或保持原有的美好状态。在他们看来,现实生活,每一个主观愿望期待发生的事件能否发生在自己身上,能持续多长时间是众多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的结果,是自身无法控制的,通常称之为缘分。但如果有缘发生在自己身上,起码在主观上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去善待它,使之最大限度的产生快乐,通常称之为珍惜。既然我们控制不了缘分的长短,我们就要珍惜和善待每一个缘分。如果我们主观上努力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即使每个单独的快乐事件不一定都很长久,但每个加在一起就会是很长久的快乐!所以善待每一段缘分,比奢望某段缘分无限延长更有意义。当你步入晚年,翻开记忆的相册,你看到的是一串快乐的脚印,它们中短的也许只存在了几个月甚至几天,长的可能几年甚至数十年,但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由于你珍惜它们每一段,善待每个缘分,所以它们给你留下的都是快乐的回忆。这样的快乐回忆加在一起就是永远!就是永远快乐!

 

在你的眼里,永远是什么?到底有多远?


http://s6/middle/5d81de08x914a5c1ed91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