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强为何民不富
2010年值得国人庆幸的是,中国GDP终于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屹立于当今世界之林。
然而,又令人羞愧的是,国人并非象第二强国那样感到富裕,反倒还有近2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中国人均GDP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排在世界第100位左右。按道理讲,国强民富是一体,只有民富了才会国强,因为GDP是靠国民干出来的。那么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
关键问题有两条,一是错在分配,尤其是第一次分配;二是收入差距悬殊,80%的财富被10%的人所占有。
比如,过去60年来民间消费占GDP的比重直线下降,而政府开支的比重却直线上升。1950年民间消费占GDP的69%,到了2010年民间消费仅占GDP的16%;政府开支则由1952年的16%上升到30%。就是第二次分配,中国的老百姓又能得到多少呢?拿2007年来说,中国在医疗卫生、就业福利和社会保障三个项目上的开支相当于中国GDP的2.4%,而巴西政府在医疗卫生一项就花了GDP的10.4%、教育开支占GDP的5.4%(中国不到3%)。前天新华社报道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GDP增长10.3%,而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才7.8%,并非同步,差距为2.5个百分点。
至于中国的贫富差距之基尼系数达到5.0的危险境地,这是众所周知。其中行业收入差距之大,跃居世界之首,高低悬殊15倍。据人保部研究所资料,2006—2007年最高和最低行业收工资差距,日英法约为1.6-2倍,德加美韩在2.3-3倍之间。而且,中国的高收入行业的特点,一是拿国有、公共资源为本行业创收谋利,二是靠国家、政府赋予的垄断权、或世袭传统垄断、或相对垄断。全靠自我创新经营、领先世界潮流而取得高收入者少之又少。
由此可见,当前的“第二经济大国”并非真正的强国,只有国家和人均收入都居世界前列,才算名副其实的民富国强,只有到那时,我们才敢说:中国是世界强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