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那些事儿》

标签:
儿童李跃儿上幼儿园杂谈 |
分类: 李跃儿芭学园 |
我的新书:《幼儿园那些事儿》,在当当网和卓越网开始发售。
写完这本书,心里特别忐忑,这是广西出版社命的题,编辑张俊女士恳切地告诉我,家长们很需要这方面的信息和帮助,而我又办了这么多年的幼儿园,即了解家长,又了解幼儿园,写这本书应该是比较合适的人选。我被她说服了,于是就硬着头皮接下来,为了能使家长朋友们容易理解,我试着写成了类似于小说体的形式,这样可以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去表达难以表达的问题,书中无论小幼儿园还是大幼儿园都是芭学园的影子,那些经验和故事都来自芭学园自身,不是其他幼儿园的信息,如果书中所描述的人物故事与其他幼儿园类似,纯属偶然。由于时间仓促,尽管我尽了力,但书写得还是不尽人意。尽管如此,还是在我的助手乔永红老师鼎力协助下,在广西出版社编辑张俊女士的多次鼓励下,我才有勇气把这本近乎四不像的书拿出去面见大家,在此感谢乔永红老师和张俊老师,感谢广西出版社。
内容节选:
这位老师回答说:“不要说宝宝,就是成人,从一种已经熟悉的生活进入另外一种不熟悉的生活时,内心都会惶恐不安。在还没有适应新的生活的时候,人们普遍比较注意那些不好的,令自己不舒服的事情的感受。所以,初期的体验一定是不愉快的多,愉快的少。等宝宝开始适应幼儿园了,就会逐渐地去感觉那些令他愉快的事情,慢慢地不愉快的事情就会少,愉快的就会多,那个时候,宝宝就适应幼儿园了。”
第四节
孩子上幼儿园为什么总生病
温娜心情放松地过了几天,直到有一天老师打来电话,让她到幼儿园来把小西接回去,说小西好像不舒服,有点发烧。
这个小幼儿园是没有校医的,所以孩子稍不舒服,老师就让家长把孩子接回家来。温娜赶紧到幼儿园把孩子接出来,摸摸脑门也并不是很烫,但看上去一点精神也没有,她赶紧把女儿带回家。
回到家里,女儿的脸已经烧得通红,看着女儿焉焉的样子,温娜很心疼。她赶快找到体温计给女儿量体温,三十九度五,她决定送孩子到医院去。到了医院,又是采血,又是化验,医生诊断为病毒性感冒,但是最近并没有流行病毒性感冒,孩子怎么会感染了病毒呢?
医生给孩子开了一点退烧的肛门栓之类的药,问要不要打点滴。她不想把那么多的药弄进女儿的身体里,就带女儿先回家,用家里的冰袋给女儿进行物理降温。
这一夜,女儿烧得迷迷糊糊,小鼻子呼煽着。温娜和老公几乎一夜没睡,温娜觉得这一夜太漫长了。
第二天一早,女儿烧还没有退,温娜没有办法就赶紧带着孩子到离家最近的一家医院去打点滴。但是一瓶药快滴完了,女儿仍然高烧不退,温娜急得哭起来,决定跟老公带着女儿一起到儿童医院去看看。
到了儿童医院,他们挂了专家门诊。医生说孩子可能是最近身体不好,抵抗力下降,所以略微有病毒就会被感染,需要再打几天点滴。既然两边的医生说的都一样,温娜就回到家门口的医院,继续输液。
三天后小西才渐渐好转。看着女儿蜡黄的脸,温娜心疼极了,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在家里跟妈妈一起过一种平静的生活,非要经历这种分离的痛苦?她觉得自己没有信心等到孩子真的适应幼儿园,能在幼儿园大口吃饭,每天阳光灿烂的那一天,不知道那些大孩子都是怎么熬过来的。
在小西生病的几天里,每天老师都会打电话来问孩子的情况,并且告诉她孩子有病时不要娇惯,等孩子病好了一定要继续送幼儿园,以免孩子还要重新适应。温娜觉得老师说得也有道理,自己可能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哪个孩子不生病呢?于是等小西身体好一点不发烧了,她就送小西去上幼儿园。但是小西却哭着不去,她做了很多工作才好不容易把女儿抱到车上。到了幼儿园门口,女儿又像刚去幼儿园那天一样大哭,但温娜想起老师的话,不想让她重新再去适应幼儿园,她还是坚持让老师带女儿进去了。
过了几天,温娜发现小西晚上回来不断地咳嗽、流鼻涕。她想孩子也许就是受点凉,应该没什么大事,第二天给孩子带了点止咳药,还是把孩子送去了。到了中午,老师给温娜打来电话,说孩子又发起了高烧,让她赶快来接。半个月的时间病了两次,温娜心里不是滋味,但她还是心存侥幸,想让孩子用身体的抵抗力来控制病毒。最终,小西的这次发烧演变成肺炎,在医院里住了两周。
温娜觉得对不起老公,对不起孩子,这都是由于自己一意孤行,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痛苦。老公看着她瘦下去的脸,安慰她说:“谁都没养过孩子,我们不也是才学吗,谁让孩子遇到我们俩,都没有经验,连小孩子都没抱过,如果咱养个老二,你就成为高手了。”
女儿一连两次生病,让温娜觉得,先要保证孩子的身体没有问题,才能谈到教育的问题。所以对于老师的坚持送的说法,每次都是嘴里答应,心里却想着一定要让孩子在家里养好了,再去幼儿园,如果实在不行就不送了,等长大一点再说。平静下来,温娜也有点想不通,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两岁多就送幼儿园,好好地长到了六岁毕业,自己的
孩子已经三岁多了,难道真的就不能适应幼儿园吗?
家长用心陪伴孩子,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知道怎样帮助孩子,为孩子去做老师的工作,给孩子该有的自由,让孩子做生命中唯一的自己。不要逼迫孩子成为完人。将孩子的强项拉长,孩子才会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也就是说,家长放松的心,才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阶梯。因为只有放松的情况下才能找到帮助孩子的正确方向。作为家长需要记住的是:孩子是需要你帮助的,不要因为你对他的期待不是你预料到的而认为他不够好,不要让你的孩子因为自己正常的成长状态不使你满意而感到耻辱。要给孩子一些犯错误的自由,因为他们是在实验错误中成长的。孩子适应小学的时候,家长需要给孩子心理营养,而不是焦虑和紧张。
前一篇:3月25日李跃儿老师培训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