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隐寓”还是“隐喻”

(2010-04-11 19:26:24)
标签:

隐喻

词语

修辞

中国语文

红学家

隐寓

分类: 高中语文必杀技

“隐寓”和“隐喻”的用法,现在越来越混乱了,很多人已经不能区分这两个词语的涵义了。

红学家们经常用到这两个词语,有的就在题目上这样写:“《红楼梦》妙玉品茶一节隐喻了什么!”有的研究的比较深入一点的提到“贾王史薛四大家族隐喻了什么”。

这里实际上就已经混淆了这两个词语的概念,同属于概念用错。

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两个概念在字眼上的细微差别。

“隐寓”中的“寓”,是“寄寓”的意思,这个词,由原来的“住宿”转义到了现在的“寄托”之意。这是一种文章的表现手法,是针对于宏观的文章和语段来说的。作品的作者把自己的思想,观点通过种种方式“寄托”在字里行间,“寄托”在整篇的文章当中,这就叫“隐寓”。这种方法是很常用的,有很多观点和思想,因为不能明说或者不敢明说的原因,作者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而“隐喻”中的“喻”本意是“说明白”的意思。“比喻”一词的概念,实际上就是“打个比方说明白”,这是一种修辞手法,是针对于某个具体的句子而言的。它是一种微观的修辞概念,和整个文章的表现方法有本质的区别。

实际上,很多大学的中文专业的研究生,或者是根本不懂,或者是故作高深,故意弄些这样的东西,以此来显示自己学术的高深。有一篇发表在牛津大学学报上的中国的研究生的文章,就在这两个词语上翻云覆雨,实际上是贻笑大方。这里的“隐喻”,实际上就是常用修辞方法中的“暗喻”,比如说“你简直是个猪”这样的把“什么说成是什么”的句子,或者说以“是”或者“变成”之类的词语当喻词的比喻。

我们的很多研究生写的论文,已经从根本上混淆了这两个概念的界限,这实在是中国语文的悲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