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 |
分类: 历史杂谈 |
报到的地点是北京市房山县北京石化总厂高压高压聚乙烯长对面:国家建委的一所干校。我按地图查找,是在周口店附近。我扛着一个四十多斤的大行李,在北京站下车。运气很好,等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有一班开往周口店的绿皮客车,到了周口店火车站下车。正在犹豫徘徊的时候,看见了火车站的对面的“北京人遗址”几个字。经过询问,那就是“北京猿人遗址管理处”,是我只在书本上见过听老师讲过的神圣的地方。
于是,我扛着大大的行礼,在路人的指点下,过了铁路,来到了周口店猿人遗址管理处。
那天真巧,我一眼看见了贾兰坡先生在那里,他和书上的样子差别不大。
我知道这是好兆头,但当时我没好意思与他打招呼,在博物馆的人指点着坐上三路公共汽车:到燕山石化总厂下车,精疲力尽的状态下,我终于找到了我要去的干校。
就在我坐在三路车上时,听有人议论,他们是从金兀术坟走到周口店猿人遗址附近坐车的。而且是从皋儿沟出来的。
有金兀术坟,还有牛皋塔,这几句话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不过,当时我我是将这番话当做民间传说来听的。民间传说往往所来有据。所以,我报道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又问了许多人,得到了明确的答复:在胜利厂北边,车厂村。我骑着自行车就去找了。
当时燕化公司通往胜利厂(现在为橡胶厂)路上的那个大坡骑车上不去,我推着走了几里路累的我精疲力尽,终于到了胜利厂,生产橡胶的工厂。然后,向东看去发现一片墓地,可惜的是我在那看看碑刻呢,是清朝的一片墓葬。我就等人,终于问清楚。果要想找到金兀术墓葬还得往山里去。
这个时候已是九月末十月初的样子,深秋之际,榛莽遍地。
幸亏我有了前一次的经验。这次我直接坐公共汽车到了胜利厂。然后徒步走进去,很难走,尽管难走,但我很兴奋。真正能调动我积极性的是什么呢,是走几步路一脚就能踢出一个石构件,尽管破坏了,但还有文物价值。又走一段路就能看一些沟纹砖,那是从辽至金的一种沟纹砖。再走一走,仰头一处悬崖峭壁,山上凸出了一块大石头,看着十分险峻,能感觉到一种王气。后来我问当地的人,才知道我已经从车厂村进入了龙门口,眼前这座最高的山叫“豹子窝”。
这让我心中一机灵。因为我三天前,起大早,到先去了十三陵,十三陵的入口处也有个龙门口村。
然后他们又指点我说,当地把这一座山峰,非常立陡的光滑,还能够看出夏季大雨过后的那涮洗。他们叫它石门,也有叫案山的。可惜,我当时只对风水学略微涉及一点。所以,对于石门、案山这种说法也知道,但还是朦朦胧胧的。
但直觉,这这是应该是进入陵墓的一种标志了。我接着还是走小路,这时候已经有大路直接通往村里头了,但我知道,走大路看不见什么。
因为山路不好走,我身上粘满各种各样刺毛样的东西,有时候把衣服都划坏了。那个时节山上有很多酸枣树和我不知名的植物,榛莽很多,往里走,我进去之后眼前居然是一片梯田。在这梯田上我看见了那些被砸碎的汉白玉石件,一块一块的垒成的梯田。有的上面还能看见文字,有的文字,我认出来了,写着定州。
这就是我第一次进入金皇陵的情况。
我在党校当老师。有课程就讲课,没课程时基本自由。所以,我就去了龙门口多次,逐步的把那里的地理地貌地形逐步都搞清楚了,又马上去找各样各样的有关金史的资料来看。当时,也就是在燕山图书馆看金史,其它参考资料几乎没有。
而且,令我极度兴奋的事情,不久,我确确实实找到了大家说的“金兀术坟”。
那是九龙山正中的一条首龙下面,起码有三米多高的三合土宝顶,可惜塌了一半了。
带路人告诉我,这就是金兀术坟。里面埋的就是金兀术。是石头包金大棺材,悬在半空,谁若进去,会被泉水直接打没影了。或者有暗器射出,致人死命!
我当然不信这些事这些传说,但我感觉我到了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