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历史故事 |
《鬼吹灯》提到的两个金代人物
再送几件礼品,是金史简易记忆方法。
金国建于1115年,迁陵于1155,亡于1234年,合计享国120年。1115、1155、1234,这三个数字联在一起非常好记。
金朝第四任皇帝完颜亮在1153年迁都北京,开始了北京成为都城的历史,不是太好记。但是,过了二年,即1155年,他将祖陵也迁到了北京,即北京西郊九龙山下,简称“金陵”,和南京的旧称重名了。“1155”和金陵就好记了。1155向前推二年,就是1153,金朝迁都北京之年。
金国在北京留有耳熟能详的古迹:卢沟桥、莲花池、钓鱼台、玉泉山、香山行宫、樱桃沟观花台、潭柘寺(金章宗弹雀处)。
我们说《鬼吹灯》写的金朝墓葬不对,但作为文学作品,我并不过分挑剔。但是,涉及到历史人物,需要讲清楚。
我说的有两个人物,一个就是郭虾貘,就是那个先是成为“尸煞”,后来又改编为“红犼”的人。
此人在历史上确实存在,如果我们不存民族偏见的话,他忠实于金王朝的事迹可歌可泣。在《鬼吹灯》原书中,是这样介绍他的:
“这蛾身螭纹双劙璧,这名称就已经把它的特点都表述出来了,蛾身,它的造型象是一对飞蛾,这是从一个金国将军墓里倒出来的,这种飞蛾在古代,是一种舍身勇士的象征,不是有这么句话吗,飞蛾扑火,有去无回,明知是死,依然慷慨从容的往火里扎。
当然咱们现在都知道这是因为蛾子看不见,见亮就扑,不过古代人不这么认为,他们对这种大飞蛾的精神极为推崇,用飞蛾的造型制作一些配饰,给立下战功有武勋的人配带,是一种荣耀。
你们再看这上边的花纹,也有个名目,这是“螭纹”,既象狮子的头,又象是虎的身体,其实都不是,螭是一种龙,这种龙没有头上的双角,刻上螭纹的器物,可以起到僻邪的作用,前不久在云南沐家山,挖开了一座明代王爷墓,可能你们听评书都听过《大明英烈》,那朱元章手下有一员大将,姓沐,叫沐英,那回出土的就是沐英沐王爷的墓,里面出土了一对“翡翠双螭璧”跟您二位这回倒出来的蛾身螭纹双劙璧类似,拿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种勋章,军功章之类的东西。
咱再说这双,顾名思义,就是一对,这里边也有讲究,这种配饰是挂在头盔两侧的,所以必须是一对,只有一只,就不值钱了。
呢,这是指它的制作工艺而言,另外这对蛾身螭纹双劙璧的价值,主要来自它的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其本身的材料并不足为贵,这是种产自外高加索地区的“乾黄变色瓪”,其实不是玉,当然如果硬要把它归入玉类之中,也不是不可以,乾黄现在是很值钱的,不过这对璧的材料不是上品,上品十二个时辰会分别变化十二种不同的颜色。
嗯,这边上有字,撰书,是人名,叫“郭虾蟆”,看来这对璧的主人就是他,此人好象是金国晚期的元帅左都监,在守城的时候,凭一把硬弓,射杀了两百多蒙古兵将,勇武过人,最后是力战身亡,也算是那么一号人物,传说金主用十万两黄金,从蒙古人手中换回了他的尸体。”
这段话在网上被评论为“作者至少在古董上面有十年以上的浸淫。除了专业人员就是盗墓的,再不就是先祖大富大贵自己很没落的,并且年龄必须超过三十岁。”
“劙”,这个字读(li),就是切割的意思。
“瓪”,这个字读(ban),“瓦”与“反”联合起来表示一仰一卧相互交错叠加的屋瓦。
“蛾身螭纹双劙璧”,我所熟悉的业内人士确实谁也没见过。“乾黄变色瓪”也是没人见过。我不但在文物界问过许多人,也问过古董行业的专家,也是没人见过。或者说是“《鬼吹灯》编出来的。”
这些,不再纠缠。关键是,写的如此逼真,形象,使许多读者信以为真。
那么,对接下来提到的人物,自然也是认真的。
二
还别说,这两个人物历史上还真的存在,《鬼吹灯》里没有写那段历史,实际上这段历史惊心动魄,比编造的还精彩。
这两个人物,一个是郭虾貘,一个是“金主”,也就是金朝皇帝,从时间上看,“金主”是金哀宗完颜守绪;郭虾蟆是他任命的“知凤翔府事、本路兵马都总管、元帅左都监兼行兰、会、洮、河元帅府事”。
《鬼吹灯》里写郭蛤蟆是元帅左都监,没错!看来作者对郭虾貘的基本状况还是知道的。
而这两个人物需从金朝末年开始叙说。
郭虾蟆(1192年—1236年),本名郭斌。会州(今甘肃会宁)人。他们家是世代为看家护院的射手。
金朝定都北京,在成吉思汗的压力下,金宣宗完颜珣(1163年-1224年1月14日)1213年南迁汴京,扩招军队。郭虾貘与兄长郭禄大都以善射而应募从军。兴定初年(1218年),郭禄大因军功卓著,被遥授同知平凉府兼会州刺史,进官一阶,赐姓颜盏,镇守会州,郭虾蟆随着兄长在军中。
兴定四年(1220年),西夏军攻打会州,郭禄大远远望见西夏带兵的将领和马均披挂金甲,出入阵中,距其大概有200步。郭禄大遥发一箭,正中将领咽喉,当即被射死。又射一人,箭贯穿他的双手,钉在树上,西夏军为之震惊。
后因寡不敌众,会州城被攻破。郭禄大和郭虾蟆兄弟俩都被俘虏。西夏人看他们箭术了得,把他们关起来。兄弟俩均誓死不屈。金朝廷知道这一情况后,特加嘉奖,但是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活着,只好破格任用郭禄大的儿子伴牛官一阶,授巡尉职,以表彰他们兄弟的忠诚。
其后两兄弟打算伺机逃往会州,为了化妆,竟然忍痛拔掉自己的胡须,还是被发觉了。西夏人当着尚还年轻的没有杀西夏人记录的郭虾貘杀害了郭禄大,吓唬郭虾蟆。但是,郭虾貘当面装着害怕,趁着西夏人不备,独自逃跑到金朝地界。金宣宗感念郭禄大的忠诚,特下令再次升迁其子,遥授会州军事判官,郭虾蟆遥授巩州(金甘肃陇西)钤辖。谏议官请求嘉奖、任用郭禄大的弟弟,于是升迁郭虾蟆两阶,授同知兰州军州事。
兴定五年(1221年)年,西夏步骑万余人攻入定西, 郭虾蟆请缨出战,斩首700余,获马50匹,以功迁同知临洮府事(今甘肃临洮)。
元光二年(1223年), 西夏数十万步骑攻打凤翔(今属陕西),情况紧急。元帅赤盏合喜任命郭虾蟆总领军事,郭虾蟆在巡城时,看到护城河外一名西夏将领坐在胡床上,以为箭力无法到达,故意做出蔑视守城者的样子。赤盏合喜指给郭虾蟆看,问他能否射杀这个人。郭虾蟆测量一下远近,说:“可以。”
郭虾蟆射箭,专挑敌人腋下护甲无法掩盖的地方。他拉开弓,搭箭等待,等那名西夏将领一抬肘,一箭将他射杀。守城将士士气大振,西夏军则惊骇莫名。
击退西夏军后,郭虾蟆被遥授静难节度使,很快又改通远军节度使,授山东西路斡可必剌谋克。对不是女真族的人授予谋克的荣誉称号,是表示极大的信任,而且金廷专门派使者加以赏赐,并在各郡宣扬他的事迹。这一年冬天,郭虾蟆与巩州元帅田瑞攻取会州。郭虾蟆率领骑兵500,身穿红色的衣服,从会州南山而下,西夏军仓卒应战,仰望他们误以为是神兵天将。城上有士兵在悬风版后举手的,被郭虾蟆一箭射去,手、版俱穿,又射死数百人。西夏军震恐,于是出降。会州被西夏占据了近四年,这时才被收复。
正大元年(1224年),郭虾貘的上司田瑞据巩州叛金。这时金哀宗刚即位,诏陕西两行省共同讨伐他。郭虾蟆率领士兵首先登上城墙,攻破巩州。田瑞开门逃跑,被他弟弟田济所杀。这一战,郭虾蟆斩首5000余级,因军功,被遥授元帅左都监兼行兰、会、洮、河元帅府事。
正大六年(1229年)九月,郭虾蟆向金哀宗进献西夏马两匹,金哀宗下诏说:“你武艺超绝,这两匹马可以随你驰骋于战场,我骑它们就浪费了。既然已经进献,就算是皇家圈养的啦,就赐给你吧。”又加赐金鼎、玉兔鹘等许多珍贵的东西。
这时,该说说金哀宗了。
天兴二年(1232年),金朝首都开封粮尽,累召援兵不至,将帅稀缺。蒙古大军随时可能围城。金哀宗放弃开封先逃至归德府(今河南商丘),次年虽然解决了权相,但手下已经无人了,只好又从归德府迁到蔡州(今河南汝南)。到蔡州后,金哀宗感到蔡州地处淮水支流汝水上,南与宋接壤,无险可守。听从了从巩昌亲王的完颜仲德的意见,准备打算迁往巩昌府(即巩州),以粘葛完展为巩昌行宫。郭虾貘此时就在这一带。
可惜,郭虾貘并没有等到对他有知遇之恩的金哀宗。
1233年五月,是宋绍定六年、金天兴元年、蒙古太宗窝阔台五年。金哀宗到了蔡州(今河南汝南县),以镇南军帅府当作临时的皇宫“行在”,这里的房子可以分出正宫,东宫西宫。行在旁边有一处小花园,称为幽兰轩,环境优雅。他还找了一个叫解文义的女子,封为贵妃。他还要建行宫,称为“见山亭”,还要建同知衙门。
他手下的完颜仲德(郭虾貘原来的上司,亲王到此,被封为丞相),本宗完颜承麟被任为东面元帅。
当时,宋军和蒙军联合灭金。蒙军统帅是塔察儿,他见完颜承麟勇猛,从被俘军士处得知城中缺粮,遂与张柔分别加强防御,以防金军突围。却在城外熬肉,大开盛宴,歌舞鼓吹,军士们欢呼豪饮,大吃美食,“城中饥窘,叹息而已”,守城的金军闻见肉香,几乎要发神经病。
十二月,宋军统帅孟珙率部败金军于石桥,进克柴潭楼,斩俘金军五百余。翌年(1234年)一月,蒙宋联军向蔡州发起总攻。宋军更加勇猛。
完颜承麟执意推却,金哀宗苦苦哀求。
金哀宗说:“朕将江山社稷托付给你,这也是迫不得已。朕身体肥胖,不能策马出征。万一城陷,必难突围。宗室中只有你平昔身手矫健,而且有将才谋略,如国有幸逃脱的话,可延续国祚,这是朕的心意。
大臣们也一起给完颜承麟跪下,口称“万岁”。
故此,完颜承麟唯有答应继位。
次日(正月十一日儒略历2月9日),完颜承麟受诏即皇帝位。
正在行礼举行仪式,蔡州城南已经立起宋军旗帜,诸大臣亟出抗敌。宋军攻破南门,蒙军攻破西城,双方展开激烈巷战,四面杀声震天。金军将士顽强抵抗,几乎全部战死或自杀殉国。
金哀宗来到幽兰轩,仰面对天诉说。
金哀宗:“我生也有三十七年,未有对不起祖宗,天意如此,天意如此啊!”
说完,解下腰带挂在树上,上吊而死。
正在指挥战斗的完颜承麟得到报告后,率群臣进入幽兰轩大哭。
完颜承麟:先帝继位,一心维护朝廷,爱护百姓,其况可哀,就表谥号为“哀”吧。
众臣:一切万岁做主。
哭奠未毕,来报:外城被攻破了!
众人忙起身,抽出刀剑杀向大街。
宰相完颜仲德率最后的一千多金兵拼死巷战,终于不支,边杀边退,最后退到汝水边上,无处可退了。完颜仲德仰天叹息。
完颜仲德:吾的君上已经驾崩,我还何以为战呢?我不能死于乱军之手,将投汝水自溺以追随我的君上!诸君可善自为计。
话一说完,完颜仲德奋身一跃跳入水中自杀。余下金军将士血满身,泪满脸,相顾言道:“完颜相公能以死殉国,难道我辈不能吗!”
于是上至参政、总帅、翰林,下至兵丁,八百多人皆一时跳入汝水殉国。
女真侍卫准备把金哀宗的尸身烧化之后瘗之汝水上,宋军和蒙军争夺金哀宗的尸体,蒙军获得一支手,宋军获大半身子。只有一小部分落入汝水。
此时,内城已经被攻破。
完颜承麟竖起带有“金”字的金军大旗,手执弓箭,每发必中!夫人徒单氏击鼓护旗,在蒙军如海的箭雨中,两人相拥被上百支箭射死。
完颜承麟被称为金末帝,当皇上只有半天时间。
金朝自金太祖1115年建国至此1234年,历120年,进行了最彻底的汉化。亡于南宋、蒙古联军之下。 整个作战过程无一降将。
四
完颜仲德亲王走后,金朝在西北的最高长官是粘葛完展。
他听说蔡州已经被攻破,为安定军心,他率众守城期待金朝新立的皇帝,派人装成从蔡州来的使者,说是有圣旨云云。
这时一个历史上显眼的人物出现了,这就是汪氏家族的缔造者绥德州帅汪世显。
我考证出来他有一个远方侄女在宫中,善于打理宫中事物,被金哀宗从宫女直接提拔为皇后。但是,没到三天,被原正宫皇后率领一批旧大臣,以出身微贱为名(她说是汪家的人,而父亲不过是个刷马人),撵出皇宫,随便嫁给遇见的第一个男人。这个男人是个布贩子。
这是题外话。
汪世显在京城是有眼线的,也知道蔡州城破,金哀宗自杀的消息了。汪世显历来怨恨粘葛完展压制自己,想假传圣旨,发兵攻打巩昌。但是又畏惧郭虾蟆的威望,于是派人约郭虾蟆合力袭击巩昌。使者到,郭虾蟆对他说:“粘葛公奉诏为行省,号令谁敢不从。现在皇上受围于蔡州,打算迁往巩昌。国家危急的时候,我们既然不能致死赴援,又不能率众奉迎,却要攻击粘葛公,先废了主上将要迁幸的地方。主上将迁往哪里呢?你们的主帅若想背弃国家,那就让他自己去做好了,为何要加上我呢?”
此时汪世显积聚了力量,率兵攻破巩昌,劫杀粘葛完展。在蒙古军的攻击利诱下,投降了蒙古大汗的二儿子阔端。然后,他派遣使者二十余人劝郭虾蟆降,均被拒绝。
五
此时,金朝西部州府无不归降蒙古,只有郭虾蟆坚守孤城近三年之久。
蒙古窝阔台汗八年(1236年)十月,蒙古大军并力攻城。郭虾蟆感到城将不保,仍决意死战到底,集州中所有金银铜铁,杂铸为炮,用以反击蒙古军,又杀牛马慰劳战士,烧毁自己的房子和积蓄,以示必死的决心,称:“别留下来给蒙古军。”日夜血战,拼死抵抗。蒙古军也无法很快攻破城池。军士死伤越来越多,眼看城破在即。郭虾蟆命人堆积柴草在州官署,召集家人和城中将校的妻女,关在一间屋里,准备亲自焚之。火越烧越大,郭虾蟆率领将士在大火前面拉满弓等待蒙古军攻到。城被攻破,蒙古兵蜂拥而至,战斗良久,士卒中有弹矢尽绝的,就挺身跳入火中。郭虾蟆站到大草堆上,以门板掩护,射出二三百箭,百发百中,箭射完了,就把弓和箭扔到火中,自焚而死。城中无人投降。 郭虾蟆殉难时,年仅45岁。
也就是说,郭虾貘是在金哀宗死后三年才守城而死。不可能是《鬼吹灯》大金牙所说的:金主那十万金子换回他的尸身,何况,他的尸身已经在大火中烧成灰烬。
可能是限于知识狭窄,实际上,金末时在蒙东战死的将领也有,随便找一个,就可以当“尸煞”,就是叛将也可以。偏偏找一个在大西北烧成灰烬的人出来——也许只知道这一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