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雷人坊”主题公园策划之我见

(2009-10-14 10:55:29)
标签:

嗜痂之癖

逐臭之夫

疮痂

鳆鱼

孟灵休

文化

分类: 休闲生活

       "嗜痂之癖"和"逐臭之夫"

   看见和静的文章《该不该为网络雷人事件树碑立传》爆料出《雷州农民将建中国首个“雷人雕塑公园”》,“将网络上“走红”的“芙蓉姐姐”大摆S造型,旁边的“范跑跑”发力奔跑,“周老虎”居然落户华南……你能想象,众多在网络上红极一时的“雷人雷事”竟同时出现在面前吗?”

“雷人坊”主题公园策划之我见

   看了之后,哑然失笑,脑袋里窜出两个典故。

   一个是“嗜痂之癖”。这里的“嗜痂”可以写作“食痂”,就是有使用人身上疮疤脱落的硬壳的嗜好。

《南史·刘穆之传》:“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

“(刘)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尝诣孟灵休,灵休先患灸疮,痂落在床,邕取食之。灵休大惊,痂未落者,悉褫取饴邕。邕去,灵休与何勖书曰:“刘邕向顾见噉,遂举体流血。”南康国吏二百许人,不问有罪无罪,递与鞭,疮痂常以给膳。”

  说的是南朝刘邕喜欢食用疮痂,吃后说味道和吃鳆鱼差不多。一天,刘邕拜望正患疮疾的朋友孟灵休,见孟的床上有许多落痂,捡起来就吃。孟灵休感到心惊,便将其身上未剥落的疮痂皮,尽数剥下给刘邕吃,因为剥取疮痂以致使疮口流血了。刘邕所管辖南康郡有二百多名官吏,不论有无罪愆,每人须轮番挨鞭子抽,抽伤了再长成痂,剥掉痂皮供他食用。

 

    另一个典故是“逐臭之夫”。就是有人专门喜欢人身上的臭味,甚至臭味到哪里,就追逐到哪里。

    据《吕氏春秋·遇合》记载:“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三国魏时的曹操的儿子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荪蕙之芳,众人之好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说的是有个人浑身发出难闻的臭味,他的兄弟姐妹、妻子小妾都没法和他同住一个房间。他只好住到海边上去。可是,有一个人则专门爱好此人的臭味,一直追到海边和这臭人住到一起,图的就是闻他身上的臭味。

 

    我举的这两个典故,修建这种为名声不好的人塑像的公园,确有“嗜痂之癖”了。刘邕好在为了“食痂”,打的是官员,从官员身上剥取落痂食用。而此公园的建设者未必剥得着官员的痂皮,恐怕老百姓花钱买票——那就等于是让老百姓挨鞭子了。

    而如有人愿意到这种公园参观,也无异于逐臭之夫,这种拿自己身体和名声出名的人,有什么看头!

    我更怀疑,这里还有金钱的作用,修建公园的人一定是给了被塑像者不少的报酬,否则,怎会让人家如此的糟蹋!那个什么姐姐也真是的,身体受之父母,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也就罢了,怎么也得顾及一下父母的感受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