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德恒博
王德恒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277
  • 关注人气:1,1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该是两个“草根”发现了甲骨文

(2009-08-02 06:11:45)
标签:

文化

 

          是两个“草根”发现了甲骨文

 

 

    明天就要去参加甲骨文发现11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的。通知让我准备发言,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我由于忙于其他事情,没有写出发言稿。

    说话就要走了,我才琢磨我应该讲点什么呢?

    思来想去,有两个人的身影挥之不去。一个是安阳殷墟的剃头匠李成;一个是山东潍县的古董商人范寿轩。

 

    和甲骨文的结缘是在念大学的时候。某日开始,突然之间神经衰弱,爱早起,到长春地质宫广场散步,熹微中经常遇见于省吾先生,主动上前搭讪,于是我俩成为了“散板”。他给我讲甲骨文的辨识我听不懂,也不爱听。有时随便聊起来,说的那些有些传奇色彩的故事我十分爱听。比如,罗振玉最后得知甲骨文真实的出土地点,就是他将自己的漂亮跟班派往了范姓古董商的家,勾引了范的老婆,才将甲骨文出土在殷墟的准确位置找到。

 

    1908年,罗振玉亲自到安阳调查甲骨文,我当时就认为,这应该是中国田野考古学的开端。大学毕业后,我写了一篇《殷墟龟甲历劫记》的纪实中篇小说,先在《北国风》杂志发表,后来《人民日报》海外版连载(1988)。我的资料主要得自于于先生,和罗振玉的孙子罗继祖。那时,罗继祖教我们辽金史,他知道他爷爷的事情当然更多一些。后来,我离开国家建委,放党组秘书不当,到房山调查金皇陵,根源也在此。

 

     记得我在《殷墟龟甲历劫记》中,第一篇就是写的李成,他因为长烂疮,从地里捡拾“龙骨”吸脓,而且他还常往药店卖这种东西。

 

    文章发表后,我的同乡著名作家和古文字学家骆宾基先生将我找去,说那时药店收购到了甲骨文,不论有字的还是无字的都要敲碎或者研磨碎了才出售,而且有的药店根本不收有字的龙骨。让我再摸摸甲骨文发现的底细,为什么售卖甲骨的人只有李成留下名字?

 

     我当年回东北过年,到母校吉林大学找到罗继祖先生问这个问题,罗先生一句话令我茅塞顿开。他说:“范寿轩就是从李成手里买的带字龙骨。”

 

    原来,药店不收带字龙骨,李成没有磨碎或者丢弃。保留了下来。因缘际会,碰巧遇见了潍县古董商范寿轩,卖给了他,范寿轩买下,带到了天津出售。这才有王襄、孟定生的收购甲骨的事情。

 

    范寿轩以多少钱收购的甲骨,李成为何保留带字甲骨,这些事情都无从考证了。但是,有一点非常明确,首先将“龙骨——甲骨文”视作古董文物的是李成和范寿轩这两个人。

 

    李成一定是个有心人,否则他不会有意识的保存甲骨,而且还是当做古董售出的。范寿轩也一定有些见识,不论多少,他是要出钱收购的。当时,可没有人认识甲骨文,也没有人知道这东西是文物,是古董啊!按照我的推测,范寿轩收购甲骨应该比1898年还早,只不过他是在1898年带到天津被王襄、孟定生买了而已。第二年被大学者王懿荣肯定为殷商遗物,从此,甲骨文开始了它的辉煌。

 

    两个地地道道的草根,没有他们,甲骨文还不知要埋藏多少年,还不知要被当做药材吃掉多少!

 

    那么,究竟甲骨文价值(市场价值)多少,可以从距离最近(2004年)的一次售卖看出来。

 

    天津文史馆馆员、著名书法家李鹤年先生的夫人,95岁高龄的卞女士所提供的孟庆生、杨富村、李鹤年陆续递藏的精美的20片甲骨文最终以净得4800万(已经扣除佣金480万元)的价格拍卖成功。

    天价!

 

应该是两个“草根”发现了甲骨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