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辛弃疾:贺新郎(翠浪吞平野)笺注

(2025-10-14 09:54:17)
标签:

转载

福州西湖

辛棄疾:賀新郎

老猫侠

分类: 生活、健康、教育

          转载//辛弃疾:贺新郎(翠浪吞平野)笺注

              原文作者  天真与经验

              ——老猫侠

转载//辛弃疾:贺新郎(翠浪吞平野)笺注

辛棄疾:賀新郎

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懷趙丞相經始。

翠浪吞平野。挽天河、誰來照影,臥龍山下。煙雨偏宜晴更好,約略西施未嫁。待細把、江山圖畫。千頃光中堆灩澦,似扁舟、欲下瞿塘馬。中有句,浩難寫。

詩人例入西湖社。記風流重來,手種綠陰成也。陌上遊人誇故國,十里水晶臺榭。更複道、橫空清夜。粉黛中洲歌何曲,問當年、魚鳥無存者。堂上燕,又長夏。

[詞題]吳訥本、紫芝本、毛晉本丙集作“福州遊西湖”;李濂批點本、《歷代詩餘》、四庫全書本詞題脫“經始”二字。

[平野]吳訥本作“乎野”。

[圖畫]吳訥本、紫芝本作“啚画”,“啚画”爲“圖畫”的異體字。

[光中堆灩澦]吳訥本作“兒中堆豔澦”。

[綠陰成也]李濂批點本作“綠成也”,毛刻本、《歷代詩餘》、四庫全書本、四印齋本作“綠成陰也”。

[中洲]毛晉本粉塗“中州”爲“中”。

[複道]吳訥本作“復道”。

[何曲]大德本、小草齋抄本作“何曲”,吳訥本、紫芝本、毛晉本、李濂批點本、毛刻本、《歷代詩餘》、四庫全書本、四印齋本作“妙曲”。

【箋注】

[三山]福州別稱。西漢高祖時閩越王無諸築冶城,後置冶縣。西晉析置晉安郡,治所原豐。南朝陳置閩州,治所侯官。隋唐時稱泉州、豐州、閩州等,治所閩縣,開元十三年閩州改稱福州。唐末五代,閩王王審知擴建福州城,城內三山指北之越王山(屏山、平山、泉山、冶山、將軍山),東南九僊山(九日山、于山),西南烏山(烏石山、閩山、道山),三山遂爲福州別稱。語如北宋謝泌《福州即景》:“城裏三山千簇寺,夜間七塔萬枝燈。”龍昌期《三山即事》:“百貨隨潮船入市,千家沽酒戶垂簾。”曾鞏《道山亭記》:“城之中三山,西曰閩山,東曰九僊山,北曰粵王山,三山者鼎趾立。”《方輿勝覽》卷十:“郡名合沙、三山、長樂、福唐、閩中、東冶、東甌、七閩。”辛棄疾紹熙三年春赴任福建提點刑獄,此詞作於紹熙三年夏。

[西湖]位於福州城西北。西晉太康三年晉安太守嚴高築子城,蓄東湖、西湖。東湖在州城東北,今漸堙塞爲民田。西湖在州城西三里,蓄水成湖可蔭民田。五代王審知、北宋蔡襄、樊紀至清代林則徐皆曾疏浚西湖,趙汝愚淳熙九年至十二年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淳熙十年全面整治西湖。嚴高築城蓄湖事,見南宋梁克家、陳傅良纂《淳熙三山志》卷一:晉太康三年,始以侯官爲晉安郡,嚴高爲守,初治故都,遷今城。”周必大《山谷自贊云作夢中夢見身外身福唐曾錫盛談西湖水晶宮之勝因寫予真用此意題四句》:“夢中更作西湖夢,誰謂先生不到閩。”朱熹《遊西湖》:越王城下水溶溶,此樂從今與眾同。滿眼芰荷方永日,轉頭禾黍便西風。湖光盡處天容闊,潮信來時海氣通。酬唱不誇風物好,一心憂國願年豐。

[趙丞相經始]趙汝愚(11401196)字子直,太宗趙光義八世孫,江南東路饒州余干人。乾道二年狀元及第,乾道八年知信州,淳熙二年知台州,淳熙九年七月知福州,十二年十二月轉知成都府兼四川制置使,紹熙元年十一月復以敷文閣學士知福州,二年十月召爲吏部尚書,四年知樞密院事。紹熙五年孝宗去世,以光宗內禪、寜宗即位、改元慶元而進右丞相,次年慶元元年貶放永州而暴卒於衡州。辛棄疾罷居上饒帶湖十餘年後,紹熙二年冬起爲福建提點刑獄,三年春赴任,時趙汝愚已離任且未爲丞相,“趙丞相”當爲追題。經始,兩知福州、經營西湖之事,見清代道光《余干縣志》卷二十一之劉光祖《宋丞相忠定趙公墓誌銘》:“(福)州有二湖,附郭田數萬畝,旱則湖可溉,澇則可泄,故無凶歲。或租其瀦水之澤,各封域之官其人利其入,不之禁,湖以塞。公奏罷之,浚西湖使與南湖通。築長堤,植杉柳。創六閘堰,以時瀦泄,遂爲一方永久之利。”明代楊士奇《歷代名臣奏議》卷一百八《集英殿修撰帥福建趙汝愚論福州便民事疏》:“欲乞聖慈特降指揮,行下本州,告示有田之家,許於農事之隙,稍循舊迹開浚,令附城爲壕上下流注,雖未能盡復古來丈尺,庶幾西湖與南湖通接,負郭之田盡沾水利,而長享有年之效。”《永樂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三之“六模湖”韻引《(淳熙)三山志》:“舊記,西湖在福州西三里,偽閩時湖周迴十數里,築室其上,號水晶宮,其後盡爲民田。淳熙十年,待制趙公汝愚奏,請興復開浚,而朝廷從之,今盡復舊制。”

[翠浪句]西湖萬頃碧波,似要吞沒平坦原野。翠浪,碧波,語如庾信《奉和浚池初成清晨臨泛》:“翻逢積翠浪,更識昆明灰。”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語如西漢呂嘉《遺高后謾書》:“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

[挽天河]天河,又稱雲漢、天漢、河漢、銀河、銀潢、明河、絳河、雲河等,天上由無數恒星組成、跨越星空的一條乳白色亮帶的銀河系,夏夜從東北向南燦爛星空,冬夜則星河暗澹,先秦時以漢水、河水(黃河)擬之。見《詩經·大雅·棫朴》:“倬彼雲漢,爲章于天。”《漢書·五行志》:“(有星)長丈餘,及天漢。”“大火當後,達天河,除於妃後之域。”挽,挽回、扭轉,語如張說《奉和聖制觀拔河俗戲應制》之“貫索挽河流”;挽天河,語出杜甫《洗兵馬》之“安得壯士挽天河”,即牽引天河入地,此指趙汝愚帶人疏浚、連通福州河流、西湖和南湖,河湖波平如鏡。

[臥龍山]在福州城及西湖的北部,有安國寺及箋經臺、得愛亭、放生池,古人常以臥龍比擬山勢起伏、水形彎曲、樹木蟠曲。見北宋陳師孟《臥龍山》:“聞說林泉便訪尋,平田一徑上孤岑。榕陰落處宜千客,荔子生時直萬金。”北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一:“福州臥龍山安國院慧球寂照禪師,泉州莆田人也。”南宋《淳熙三山志》卷三十八:“(懷安縣)安國寺,忠信里,始曰龍丘。”“臥龍山,石刻三字。”明代弘治陳道修纂《八閩通志》卷四,懷安縣“臥龍山在興聖坑,亦名伏龍山。”萬曆林烴、謝肇淛纂《福州府志》卷四:“出井樓門,迤西五里爲龍臥山,有三石如品字,名品石巖。”

[煙雨二句]西湖晴雨皆美,仿佛少女西施。語出蘇軾詠杭州西湖《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煙雨,濛濛細雨,語如鮑照《贈故人馬子喬》:“煙雨交將夕,從此遂分形。”西施、西子,春秋越國美女,見《管子·小稱》之“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墨子·親士》之“西施之沈,其美也”,《孟子·離婁下》之“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越國會稽諸暨)苧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三年學服而獻於吳。”蘇軾、辛棄疾皆以吳越美女西施,喻杭州、福州西湖,趙汝愚《柳梢青·西湖》亦云:“水月光中,煙霞影裏,涌出樓臺。空外笙簫,雲間笑語,人在蓬萊。   天香暗逐風回。正十里、荷花盛開。買箇扁舟,山南遊遍,山北歸來。”約略,依稀、仿佛,語如白居易《答劉和州禹錫》:“好相收拾爲閑伴,年齒官班約略同。”

[細把江山圖畫]仔細把杭州、福州的優美湖山繪畫、作圖。圖畫,繪畫、作圖。語見《史記·外戚世家》:“上居甘泉宮,召畫工圖畫周公負成王也。”柳永《望海潮》:“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此或用金國完顏亮遣人圖畫杭州湖山之典,見南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四十二:完顏亮遣畫工寫臨安之城邑市井及吳山之秀,立其圖以進,亮令翰林修撰蔡圭作詩書其上曰:“萬里車書已混同,江南豈有大江封。提兵百萬西湖側,立馬吳山第一峰。”南宋岳珂《桯史》卷八:“金酋(完顏)亮……及得志,將圖南牧,遣我叛臣施宜生來賀天申節,隱畫工於中,使圖臨安之城邑,及吳山、西湖之勝以歸。既進繪事大喜,瞷然有垂涎杭越之想。亟命撤坐間軟屏,更設所獻,而於吳山絕頂貌己之狀,策馬而立,題其上曰:‘萬里車書盡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千頃二句]遠望湖中巨石,恍若乘扁舟、過灩澦、出三峽。灩澦、瞿塘馬,皆指灩澦堆,又名猶豫(淫豫)石,長江瞿塘峽入口處的一塊巨石,水流湍急,極礙航行,1959年被炸除。見《水經注》卷三十三:“(白帝城)水門之西,江中有孤石,爲淫豫石,冬出水二十餘丈,夏則沒,亦有裁出處矣。”李肇《唐國史補》卷下:“蜀之三峽、河之三門、南越之惡溪、南康之贛石,皆險絕之所,自有本處人爲篙工。大抵峽路峻急,故曰:‘朝發白帝,暮徹江陵。’四月、五月爲尤險時,故曰:‘灩澦大如馬,瞿塘不可下。灩澦大如牛,瞿塘不可留。灩澦大如襆,瞿塘不可觸。’”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八:“灩澦堆周圍二十丈在(夔)州西南二百步蜀江中心瞿唐峽口冬水淺屹然露百餘尺夏水漲沒數十丈其狀如馬舟人不敢進又曰‘猶與’言舟子取途不決水脉脉此詞中灩澦堆未詳,或指湖中小孤山(開化嶼),山頂有開化寺,見林淳《水調歌頭·次趙帥開西湖韻》:“螺水亙千古,鼇頂冠三山。年豐帥閫塵靜,欄檻縱遐觀。”

[中有句二句]詞中以“灩澦”指湖中巨石,轉喻人間障礙。語如劉禹錫《竹枝詞》:城西門前灩澦堆,連連波浪不能摧。懊惱人心不如石,少時東去復西來。”又言“浩難寫”,似慨仕途艱難、人心不平,兼及趙汝愚和自己的波折際遇。辛棄疾一生剛拙自信,身膺一面之寄,謗亦隨之。淳熙八年十二月,辛棄疾自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改除浙西提點刑獄,旋被王藺等人彈劾,“奸貪兇暴,帥湖南日虐害田里”,儘管“上遂釋然”,仍被罷黜新任,閑居上饒帶湖十餘年。同時名臣周必大亦屢屢指斥辛棄疾“欲自爲功,且有利心”,“爲人頗似輕銳,亦須戒以持重”。而趙汝愚疏浚西湖等事也遭橫議,如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二十七《與趙帥書》:“去冬見議開湖事,熹謂須先計所廢田若干,所溉田若干,所用工料若干,灼見利多害少,然後爲之。後來但見悤悤興役,至今議者猶以爲費多利少爲疑,浮說萬端。”

[詩人句]辛棄疾自謙只會吟風弄月,坐享前人之成。詩人,作者謙稱。西湖社,唐宋時興趣相投的詩人爲吟詩作賦飲酒而結成的以杭州西湖爲名的社會組織,亦如唐代香山九老會、宋代杭州省常等人白蓮社、開封李昉等人九老會、徐俯等人豫章詩社、江西詩社、周紫芝等人臨安詩社、陸游等人臨安詩社、陳起等人桐陰詩社、周密等人西湖吟社等,南宋詩社尤以臨安爲盛。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文士則有西湖詩社,此社非其他社集之比,乃行都士大夫及寓居詩人,舊多出名士。”

[記風流二句]風流重來,趙汝愚紹熙元年再知福州;手種綠陰成也,當初所種樹木已長大成陰。趙汝愚沿福州威武堂故址修澄瀾閣、梅堤、柳堤,此前福州多任知府亦重視農林,如北宋蔡襄《茶錄》之“植松七百里”,張伯玉“編戶植榕”而黃裳蒔補其缺、程師孟命多植榕,曾鞏撰《荔枝譜》等。

[陌上句]路上行人追懷閩國。陌上,路上,語出蘇軾《陌上花序》:“遊(杭州西)九僊山,聞里中兒歌《陌上花》。父老云,吳越王(錢鏐)妃每歲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故國,指唐末五代王審知等人開創的以福州爲中心的閩國,乾寜五年王審知任威武軍節度使,後梁開平三年封爲閩王,南唐保大三年滅國,詳見《唐故威武軍節度守中書令閩王墓誌》、《新五代史·閩世家》、清代吳任臣《十國春秋》卷九十至九十九等。

[十里水晶臺榭]指五代閩國福州水晶宮。據《淳熙三山志》卷四,五代後唐同光三年王審知病逝,長子王延翰即位,次年稱閩王。“父老相傳,閩時(西)湖周迴十數里,築室其上,號水晶宮,(王)時攜後庭遊,不出莊陌,乃由子城複道跨羅城而下,不數十步至其所。今宮迹猶存,民田其上,而湖盡爲民田及菱池矣。”北宋政和四年黃裳知福州,其《次齊守巖老見示東湖之韻》:“天地會通銀色界,亭臺還合水晶宮。”榭,建於高臺岸邊、藉景而成、四面軒敞的遊憩性建築,如高榭、水榭;複道,樓閣等建築之間的二重通道、秘密通道,此指閩國時福州子城(內城、王城)至羅城(外城)之間的複道。“陌上”五句,言當年閩國繁華已成雲煙。

[複道]樓閣等建築之間的二重通道、秘密通道,語如《墨子·號令》:“守宮三雜,外環隅爲之樓,內環爲樓,樓入葆宮丈五尺,爲複道。”此指五代閩國時福州子城(內城、王城)至羅城(外城)之間的複道。見《淳熙三山志》卷四:福州西北爲安善門,“熙寧廢其外城。距子城數步,正偽閩爲複道處。”“閩時(西)湖周迴十數里,築室其上,號水晶宮,(王)時攜後庭遊,不出莊陌,乃由子城複道跨羅城而下,不數十步至其所。”

[清夜]清淨的夜晚。語如司馬相如《長門賦》:“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粉黛]粉,白粉、鉛粉、粉白;黛,黑粉、黛石、黛黑,見屈原《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澤只。”粉黛,喻指女子,此指閩國宮女,語如南朝佚名《采桑度》:“姿容應春媚,粉黛不加飾。”

[中洲]洲中,水中陸地,此指福州西湖。見屈原《湘君》:“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

[歌何曲]歌唱何樣曲調。語如劉希夷《嵩嶽聞笙》:“真聲是何曲,三山鸞鶴情。”歌何曲,事見吳任臣《十國春秋》卷九十四:“(王)延鈞御大龍舟以觀(王后陳)金鳳,作《樂遊曲》,使宮女同聲歌之。”曲云:“西湖南湖鬥綵舟,青蒲紫蓼滿中洲。”

[魚鳥]魚和鳥,此指當年聽聞美女歌曲的西湖魚鳥。語見《列子·湯問》:“瓠巴鼓瑟,而鳥舞魚躍。”曹丕《善哉行》:“假氣遊魂,魚鳥爲伍。”“粉黛”二句,當年閩國歌唱的美女、煊赫的君臣,而今皆爲塵土。

[堂上燕二句]堂前舊燕,長夏又歸。語如漢樂府《豔歌行》:“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紹熙二年秋趙汝愚被召,次年春辛棄疾赴任福建提刑,得見去年堂上燕歸。

转载//辛弃疾:贺新郎(翠浪吞平野)笺注


转载//辛弃疾:贺新郎(翠浪吞平野)笺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