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摄影】闽安迥龙桥
——老猫侠

闽安是亭江镇的一个村,距福州城区东南方21公里,位居闽江口,为江水与海水的交汇之处。历史上这里是军事重镇,闽安即是取“安镇闽疆”的意思。清顺治年间设水营汛,由两营驻守,东有登高寨,西有崇新寨,两岸各设炮台,这个江防要地紧扼闽江交通要冲,有“省城第一门户”之称。

古老的迥龙桥下流淌的河流叫邢港,古时称迥港,全长约17公里,发源于天马峰下,流过闽安村经闽江口入东海。

迥龙桥是一座古朴的石桥,由6个石条砌造的船形桥墩托起古桥。过去这里非常贫穷,村里的许多人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外出谋生,如今闽安已是著名的侨乡。

桥南的玄帝亭和“飞盖桥”、“沈公桥”石碑。迥龙桥始建于唐代,南宋郑性之重修,改名为飞盖桥。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协镇沈公再修,改名沈公桥。其后,迥龙桥分别在清康熙、嘉庆、道光年间重修。1922年又再修。目前,桥的栏柱顶刻果、兽等均系唐代原构件,另外有狮子戏球等明代构件。如今古桥保持完好,是研究福州古代造桥技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桥北的“圣母厅”


桥北的圣王庙挂着“齐天大圣”的牌匾,前面有多块历代修建迥龙桥的碑刻,跨街亭把庙与桥连成一体。桥头木柱上有一幅斑驳的对联:邢港春宵两岸笙歌朝玉宇,沈桥夜月万家灯火灿银花。


在迥龙桥南不远处有座叫“普庵楼”的小庙,这是当地人为纪念中法马江战役中英勇牺牲的陈明良而建的。闽安是马江战役后法军的惟一登陆点,当地群众自发组织起抵抗力量,领导人陈明良因寡不敌众而被法军杀害。


这座横跨邢港的古老迥龙桥,已经在风雨中站立了一千一百多年,它远离都市的喧嚣,默默地坚守在闽江口这个宁静的小村庄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