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摄影】连江川石岛//五虎礁
——老猫侠

屿合双龟近
门深五虎浮
——明 林良箴
川石岛是福建闽江口的第三大岛,东面与马祖列岛仅14.6海里之隔,四面环海,因其形似芭蕉,又名芭蕉岛。岛屿面积只有3.8平方公里,行政上只是一个村,但地理位置却极重要,处于闽江淡水与东海海水的交界处,是扼住闽江口出海的咽喉要害部位,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明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时曾多次靠泊于此。
来到川石岛,不可不观赏闻名海内外的五虎礁。
据福州地情网记载:五虎礁在闽江口,中流砥柱,若江之门户,因称“五虎门”。其礁有五,屹立江中,如五只猛虎,四“虎”直视海外,一“虎”回眸江内,其状同五虎山颇为相似,惟其小而已,俗称“五虎守门”……这里自古至今皆航海要津,又因为五虎礁靠东临海,俗称“外五虎”。
五虎礁的基部是连在一起的一整体礁石,只是从不同的方位看去,各自呈现不同的形状罢了,现在已成为闽江一日游必看的重要景点。

我们首先来到岛的高处望云亭,从高处正面观赏五虎礁的雄姿。



在望云亭可以欣赏到闽江与东海交汇的美丽全景。据福建省情资料记载:闽江由琯头港出东海,出长门,过双龟东行,穿过粗芦岛与川石岛之间的五虎礁,进入烫斗水道出海,这是历史上的主航道。明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下西洋即由五虎门出海。

从山上下来后往海边行走

左边的老土豆与右边的止于至善正在拍摄五虎礁

继续往海边行走

去海边的路可不好行走,四处都是茂密的芦苇丛,老土豆正在寻找路径。


在茂密的芦苇丛中赶紧随意拍摄了几张,马上撤退出来。

继续转移阵地,往海边沙滩奔去。

涨潮了,在沙滩上观看五虎礁。这是一条异常繁忙的航线,来往船只不绝。地势险峻,在礁石环绕之中的水流暗潮涌动,被称为“五虎门”,是闽江入东海的咽喉要害之处。

拉近镜头拍摄一张近景,潮水还没有淹没五虎礁的基部,可以清楚看到礁石基部是连在一起的一块整体。


在川石岛轮渡码头看到的五虎礁是侧面重叠的礁石,这里是船舶出入闽江的必经之路。福州是著名的侨乡,不知有多少人从五虎礁的身旁走过,漂泊在异国他乡谋生创业。

在航行的轮渡上拍摄了一张侧面五虎礁
由于时间关系未能在岛上多停留,还有许多地方没有观看,也没有登上五虎礁,从“大嘴老夏”的《逛粗芦岛——登五虎礁》中下载了3张他登上五虎礁拍摄的图片,致谢!
最后队长止于至善总结,
还是在高处拍摄的五虎礁更漂亮一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