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2024-08-17 16:58:06)
标签:

原创摄影

鼓浪屿观海

旅游休闲

老猫侠

分类: 户外行走集锦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老猫侠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鼓浪屿,宋元时称其为“圆沙州”,明朝后改称鼓浪屿。因岛的西南海边有一块大岩石,长年累月被海浪冲击出一个大洞,每逢潮涨,海浪扑打岩洞,发出如擂鼓的声音,人们将其称为 “鼓浪石”,而小岛自然也就被叫为鼓浪屿了。

  荡漾于厦门岛西南侧海天云水之间的鼓浪屿,面积不到两平方公里,即使在比例尺较大的厦门地图上看,鼓浪屿也不过是如墨迹大的一点,滴落于碧波之中。

  百年时光匆匆掠过,鼓浪屿作为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重要的平台,在历史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网络资料记载,厦门与鼓浪屿之间原来没有专用的轮渡码头,全靠舢板、双桨摆渡来往。1937年社会贤达倡议修建厦鼓轮渡码头,并于当年6月9日开工。厦门一侧建在中山路岛美路头,鼓浪屿一侧建在当年华工出口的“猪仔码头”旧址。

   “猪仔”,是西方列强于鸦片战争以后在厦门贩卖中国劳工时对“契约华工”的贬称。据厦门海关资料记载,1886年至1917年间,被当作“猪仔”从这里出口的“契约华工”每年平均6.5万人,最多一年达12.5万人,大多被贩卖到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诸国。在《海囚》这部电影里,“海囚”就是从这个码头乘船出发远赴海外的。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厦门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先后有13个国家在鼓浪屿上设立领事馆。随着这些西方列强到来的还有西方文明,如西方音乐、西方体育等。有人说小小的鼓浪屿竟然有600多架钢琴,钢琴密度居中国之冠,鼓浪屿自然应该被称为是“钢琴之岛”。鼓浪屿也出过多位音乐家、歌唱家、钢琴演奏家和小提琴演奏家,鼓浪屿因此也被称为是“音乐之乡”、“音乐之岛”。

   随着鼓浪屿游客日益众多,1976年新建了鼓浪屿码头。码头建成后,厦门人说它是“张开的三角钢琴”,是琴岛的象征。这正是设计师的初衷,使游人一踏上鼓浪屿就感受到“音乐之岛”的气息。现在,岛上新建有内厝澳码头,扩建了三丘田码头和鼓浪屿钢琴码头广场。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记忆中的鼓浪屿海滩是柔软的,海风拂面,清新而凉爽;涛声呢喃,仿佛在轻轻拨动着琴弦;大海、蓝天、琴声,让人如痴如醉。而如今……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菽庄花园的名气够大,这里就不说了,没有进去游览。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鼓浪屿海波在日夜唱

唱不尽骨肉情长

……

——歌曲《鼓浪屿之波》


【原创摄影】鼓浪屿随拍//观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